生意社3月21日讯 广东中医药强省建设再掀高潮:今年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鼓励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到2018年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要建有三级中医医院,珠三角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
记者昨日从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广东省政府刚刚发布《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以下简称《纲要》)。新上任的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就《纲要》作出解读。
解决中医管理“高位截瘫”“肠梗阻”
《纲要》要求,到2018年,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建有三级中医医院,8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珠三角地区率先建立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掌握应用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全省重点建设3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点扶持40家粤东西北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建设。重点扶持500家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中药房规范化建设,配置具有专科特色的中医诊疗设备。
【解读】徐庆锋表示,目前中医药管理存在“高位截瘫”、“肠梗阻”问题。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有10个市未设立单独的中医科,个别地市还没有地市级中医医院,粤东地区大部分市级中医医院未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全省20个县市区未设置中医医院。
落实《纲要》要求,今年广东将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指导尚未设立中医行政部门的地市尽快成立专门的中医药管理机构。
探索中医多点执业,实现家门口看病
《纲要》要求,大力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重点扶持20家“治未病”服务示范试点单位。建设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提供中医预防保健规范服务。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鼓励药品 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作为公立中医药 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积极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和形式。
推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创建一批高质量养生旅游基地。推动电子商务在中医药产业中的运用,建立新型商业模式。
【解读】徐庆锋表示,中医认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做好预防保健、让群众少生病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广东将推动在中医医院设立专门的“治未病”科,负责健康体检、咨询和管理。鼓励有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请老中医坐堂,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中医、拿中药,非常方便。另外,支持研发机构与生产、制造和流通、中药材和中成药、保健食品企业 之间进行上下游整合,构建完整的中医药产业链。
将部分县级中医医院 建成平价医院
《纲要》要求,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选育机制。健全中医药人才选拔、任用、评估、分配、激励、晋升、准入等配套政策。完善广东省名中医评选制度。制定鼓励和吸引中医药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积极推动中医医院医改工作。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在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建立保障和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机制,提升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中医平价医疗服务工作,鼓励将部分县级中医医院建成平价医院。
【解读】徐庆锋表示,“中医西化”是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要培养一批医疗水平高的“铁杆中医”。广东今年推动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支持在广东省发展中医药事业基金会中设立“邓铁涛中医医学奖”,探索建立褒奖制度,营造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建设一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提高中医药技术费用补偿报销比例,引导农民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应对新发重大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