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资讯政策 > 新闻报道 >

医改的中国式突围:让中医管中医(5)

  医改的突破契机

  西医体制下的医改既然如此难,为何不试试从中医方面突破?作为一个参照物,中医将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西医本身弊端的机会,也是一个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机会

  为何医改这么难?以美国为例,美国伊略艾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Mark Elliott告诉记者,美国医改的失败在于根本体制没有改变。“医改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医疗,在于国家的体制,而国家体制的根本,又是经济、金融结构。”

  “医疗体系占美国GDP的1/5,因此医改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深远。目前的医疗改革方案将导致整个美国经济成本上升,而不仅仅是医疗领域,我们所有的产品、服务的价格都将随之上升,使美国经济在全球越来越没有竞争力。”Mark Elliott说。

  Mark Elliott所谈到的体制,在以往的医改中,一般强调的是“改革医疗体制”。“这是本末倒置。”北京医药大学毕业的当代思想研究学者王世保认为,“中国的历次医改,一直都陷入由西医决定的医疗体制里,不能从源头上去寻找原因。”

  “本是什么,是医疗资源,是在社会中发挥医疗保健作用的医疗资源。末是什么,是医疗体制,是管理医疗资源的医疗体制。前者决定了后者,即资源决定体制。”王世保分析,不从“本”上下功夫,而在“末”上绕圈圈,必然陷入西方国家医改的“死循环”。

  “西方国家的医疗资源比较单一,一般只有西医而不存在中医。中国政府盲目地一步步地去效仿西方国家的医疗管理体制,却不知这种种由西医决定的医疗管理措施,根本就不能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王世保说。

  “中国的历次医改一直都是,在由西医决定的医疗体制里做文章,不能从源头上去寻找原因,也就是说从现行的医疗体系的结构去寻找原因。”王世保说。

  而“医疗体系的结构”,更根本的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西医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的主导地位,遮蔽了自身的缺陷,使得人们难以对现行医疗体制进行有效反思,导致了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只能在不停地、本末倒置地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王世保说。

  失去参照物的西医,使人们思维模式陷入纠结对立的“死胡同”。“现代中国人对西医的过度盲崇,对中医的鄙视,造成了国家医政管理部门对中医存在的无视。而无视中医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可以衡量西医好坏的参照物。没有了参照物,西医自身的缺陷也就被彻底遮蔽起来了。”王世保说。

  这就导致了“只缘身在此山中”,却跳不出思维模式的框框,而只能在已经证明失败的模式里,反复绕圈圈。“近代,掌控医政管理大权的西医人士,通过西医的管理措施,不断地对中医进行扭曲、排挤,即国家不仅从管理体制上效法西医,采用西医的管理办法来管理中医,而且在教育和诊疗形态等诸多方面都是按着西医的模式来改造中医。”

  “这就导致了他们视野的狭隘化,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不能成功,但他们依然不能跳出西医医疗体制所铸就的藩篱,从西医决定的医疗管理体制之外来看现有体制的弊端。”王世保建议,应尊重中医、西医各自的特点,给予彼此平等的空间,这将是医改突破的决定因素。

  正因为如此,医改历来是西方国家的“心病”,许多政府对此讳莫如深。美国许多总统未能连任,医改引起矛盾都是重要原因,而“不碰医改”被默认为美国总统至少不被赶下台的“潜规则”。当然,医改同时也是唤起民众支持率的“法宝”,奥巴马就以医改为自己施政的标志性改革,尽管其也成为奥巴马最常受攻击的“软肋”。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