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南医学 > 人物专访 >

悬壶济世除病痛 古稀名医义诊路——专访大理宾川县老中医李伯藩(2)

  李老说,这些身边的患者,就像自己的子女,亲友一样。三年前,他的诊室座位旁边就是橱柜,火炉,到吃饭时间,徒弟做饭,他看病,有时碰到疑难病症,他完全忘了吃饭,经常等到饭凉了他还不休息,一顿饭经常要热三四次,李老的心里装满了病患。去年夏天,李老不幸患了伤寒,发烧腹泻,即使这样,有位患了晚期肺癌的农民家属来诊室找他,他没有犹豫,冒着大雨,一路泥泞来到患者家,亲自把脉开方,第二天,患者烧退了,李老发烧更严重了。李老家从来不过节,这个传统延续了四代人,当新年鞭炮声声,万家齐悦时,李老的诊室仍灯火通明,他说这是父辈留下来的传统,以前父亲在世时,过节医堂都是给贫苦农民义诊。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诊室里时刻流淌着温情,石榴村的李梅菊患有乳腺癌,无钱手术,几十万上百万的治疗费让她泣不成声,一度想放弃治疗,李老曾自掏腰包给她钱去抓药,从精神上鼓励她,每次来诊室李老都会把自家的东西给她点带回家,现在五年过去了,当提起李老,李梅菊眼睛里都是泪水,只会一直说李医生是好人,活菩萨,每年自家的橘子熟了,她总是第一个送来给李老,山上的鸡枞可以采了,她忙着上山采了送来诊室,这是朴素农民的感谢方式,不会华丽的歌颂,只懂平凡的感恩,这样温情的故事不胜枚举。曾有昆明,大理的医院请他去坐诊,待遇丰厚,他婉言拒绝,甘愿做一辈子的清贫郎中。他没有时间角名逐利没有时间写文章甚至没有时间领奖,因为病人已将他层层围住,他离不开患者,患者也离不开他。小时候他看见自己的父亲给路边的乞丐看病,亲自喂药给患者喝,现在的李伯藩不仅继承发扬了父亲精湛的医技,还传承了一颗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七十四载传承路,五十五年济世心,是什么力量始终支撑着他不图名,不图利,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为患者解除痛苦?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五十五年如一日痴心不改?

  李老常说,行医者,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技,更要有扶危济世的情怀。在这座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县城里,正是李老和一代代医者在以爱的力量,责任的驱使,以及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发展传承着中医药事业,把解除患者痛苦当作自己的使命,1984年,当他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时,就决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民,他用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大医精诚。当您忙于筹建名医工作室时,他在无名诊室默默耕耘,当您想方设法保密自己的处方时,他无心故弄玄虚,当您退休后感叹夕阳无限好时,他年逾古稀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这,就是李伯藩,他一路清贫的走来,但他并不清贫。【云南中医学院 陈蓉 指导老师 郑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