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色会说话:面部颜色透露健康状况!

时间:2016-04-08 10:47发布人: 浏览:

  中医望诊在四诊中居于首位,可见其特殊地位和作用。而《难经》中更是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的说法。从古至今,流传了不少关于望诊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众人皆知的扁鹊见蔡桓公,便体现了望诊的优势。属于望诊范畴的面诊,更是能通过脸色发现疾病信号,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吗?且看正文!

  1、青色

  为厥阴风木之色,多主肝胆病变。主寒证、风证、痛证、瘀血和惊风等。

  若见面色发青,甚至青紫,多因寒凝导致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所致;若见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多因阴寒内盛,阳气不振,气血瘀阻,可见脘腹剧痛;若见面色乍赤乍青乍白,且腹中作痛,时作时止,时吐清水,多因虫积所致;若见面颊青黄兼有头痛,眩晕欲吐,属厥阴太阴为病,多因痰厥导致头痛。若见青而闭滞,多为痹痛;若见环目鼻而青,多见筋骨酸痛。

  若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因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可见心胸刺痛或闷痛等临床表现。若见面青颊赤,多因风中少阳,疟病寒热而致。《望诊遵经·青色主病条目》中记载:“疟病色苍苍然,太息者,肝疟也。” 若见妇女面青,多因肝强脾弱,可见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

  若见耳前、风门等部位发青,多因风病发搐;若见面青吐沫,卒不知人,多为痫证。

  若见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现青色,多因惊风或欲作惊风,甚至出现高热而面色青紫。小儿初生,眉青脸赤口撮,为“脐风”,忽然面青气促,多为惊恐所致。若见小儿面青,咳喘气逆,昼夜不停,多因风冷入肺。若见小儿面青肉冷,目陷干呕,利下如水,多因夏月积冷,胃气虚弱。

  若见小儿夜啼,面色青白,手足俱冷,不欲吮乳,多因脾寒。

  若见两颊如青黛,多因中毒。若见面目青,伴有身体疼痛,咽喉肿痛,多为阳气暴衰,阴气独盛,邪阻经脉所致。若见面目青黑,四肢厥冷,烦躁如狂,心腹绞痛,头旋欲吐,为中砒霜之毒。若无病而青色见于天庭,将病瘟疫。若见面青目黄或脾病见青色,多属难治。

  2、红色

  为暑热之色,手少阴经之色,心包络、小肠之色。主热证,赤甚为实热,微赤为虚热。

  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

  若见满面通红,多因阳盛之外感发热,或脏腑实热;若见两颧潮红娇嫩,多因阴虚火旺,属虚热证。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多为虚阳浮越之“戴阳证”,此属真寒假热之危重证候。

  若见两颊微赤,环目鼻而青,多因恶寒发热;若见颊赤面青,多因往来寒热;若见面赤而光,多因上热下寒;若见面赤而郁,多因下热上寒;若见面赤如醉,多因胃热;若见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多因心病热盛;若见脉浮而迟,面赤而战惕,是为战汗;若见颊上赤青唇白,多为中风;若见面赤目上窜者,多见风中太阳。若见色赤身热,自汗口渴,脉虚,多因伤暑所致。

  若见小儿发热,面赤气粗,涕泪交流,四末独冷,战栗恶寒,多为将发痘疹。若见小儿夜啼,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而烦躁,多因心热;若见鼻红燥,多为脾热。若见新生儿头面肢体赤若涂丹,多为“胎赤”。

  若见面赤咽干,频频咳嗽,痰黄黏稠气秽,为热嗽。若见太阳红黑,面如桃色,多为痢疾。若见颧上起红点,男可见痔疮,女可见小便热赤。

  若见面赤斑斑如锦纹,多见于咽喉痛,吐脓血。若见口干脸赤,五心烦热,多因心肺热盛。若见面唇舌紫黯,多为体内中毒之象。

  总之,色赤主心病,可能见到胸中疼痛,胁肋痛,肩背部疼痛,双上肢内侧疼痛,虚证时腹胀,牵引至胁胀及腰背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