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吃了能变聪明的“状元果”——益智仁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42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相传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员外,年过半百才得一子,取名叫来福。来福自小体弱多病,头长得特别大,又流口水,而且反应迟钝,呆滞木讷,员外为了给儿子治疗,周边的名医都请遍了,结果什么原因都查不出,病情也没有好转。

    有一天一个老道告诉员外,“离此地八千里的地方有一种仙果,可以治好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画了一副画,画中是一棵小树,小树叶子长得像羌叶,根部还长着几颗榄核状的果实。员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老道所说的那种植物,并摘了满满一袋果实。来福吃了仙果后,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强壮,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聪颖可爱,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在18岁那年他去参加科举考试,结果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人们为了纪念改变他命运的仙果,便将仙果取名为“状元果”,同时也由于它能益智、强智,使人聪明,所以又叫它益智仁。

    益智仁首载于《本草拾遗》,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夏、秋季间果实由绿转红时采收,晒干。砂炒后去壳取仁,生用或盐水微炒用。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

    归经:肾、脾经。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多唾液等症。《本草经疏》:“益智子仁,以其敛摄,故治遗精虚漏,及小便余沥,此皆肾气不固之证也。肾主纳气,虚则不能纳矣。又主五液,涎乃脾之所统,脾肾气虚,二脏失职,是肾不能纳,脾不能摄,故主气逆上浮,涎秽泛滥而上溢也,敛摄脾肾之气,则逆气归元;涎秽下行。”

临床应用

    1、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可以本品暖肾固精缩尿,补益之中兼有收涩之性。常与乌药山药等同用,治疗梦遗,如三仙丸(《世医得效方》;以益智仁、乌药等分为末,山药糊丸,治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如缩泉丸(《校注妇人大全良方》)。

    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及口涎自流。脾主运化,在液为涎,肾主闭藏,在液为唾,脾肾阳虚,统摄无权,多见涎唾。常以本品暖肾温脾开胃摄唾,常配川乌、干姜青皮等同用,治脘腹冷痛,呕吐泄利,如益智散(《和剂局方》);若中气虚寒,食少,多涎唾,可单用本品含之,或与理中丸、六君子汤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事项:本品燥热,能伤阴动火,故阴虚火旺或热证尿频、遗精、多涎者忌用。

 经验方

    1.治疝痛,连小腹挛搐,叫呼不已:益智仁、干姜(炮)、甘草(炙)、茴香(炒)各三钱,乌头(炮,去皮)、生姜各半两,青皮(去白)二钱。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二盏,入盐少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济生方》益智仁汤)

    2.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

    3.治小儿遗尿,亦治白浊:益智仁、白茯苓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益智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