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膳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23-01-22 00:00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本文为《蛮拼的三七》专栏第37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传播养生正能量,悦享健康好生活!

  药膳是祖国医药学的一组成部分。它在防病治病、滋补强身、抗老延年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三七药膳是药膳的组成部分,是根据防病治病、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等的需要,依据传统的:方剂、食疗、食治、食补,和中医理论,将三七与中药材、食物相配伍,应用传统的饮食烹调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制成的色、香、味、形俱佳的食品。它不是一种药物,也不是一种药物,也不同于一般的膳食,而是能防病治病、健体强身、延年益寿,具有食疗功效的药膳。

  药膳与三七

  中药及其药膳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从采集食用到有意识的试验观察,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载,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三七药膳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三七分布的地区狭小(云南省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古代这里是森林茂盛、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三七药膳在民间虽早有应用,但文字记载较少。最早的记载可从《跌损妙方》中略见一斑。书中全身门、头面门、身中门、背脊门、跟足门、金创门等都用参三七。六门中共用方133条。含有参三七的方40条。多以参三七为主。配伍活血祛瘀、止血、理气、止痛之品,如血竭桃仁木香乳香等,有的用量多达一两。如太阴穴伤,猴骨、朱砂、参三七。羊血各一钱,共为末,好酒送服又如净瓶穴伤,“参三七、血竭。藕节引,酒炖服”等三七与食物同服的记载。

  《本草纲目》是对明朝以前本草的一次大总结,三七在这次大总结,三七这次在总结中脱颖而出。《本草纲目》中有“吐血衄血山漆(即三七)一线,自嚼米汤送下。产后血多山漆研末,米汤服一线”等有关三七与食物混服的记载,可谓三七药膳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