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虚劳怎么办?补补补补补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509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其证候虽繁,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阴、阳、气、血,因此治疗时当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学中医的都知道一个简单的中医理论是“虚则补之”,说明补益是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应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方法,并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进行选方用药。现分类列述其证治如下。

  气虚

  面色?白或萎黄,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苔淡白,脉细软弱。

  1 肺气虚证

  症状: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

  治法:补益肺气。

  代表方:补肺汤加减。

  2 心气虚证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

  证机概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益气养心。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3 脾气虚证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证机概要:脾虚失健,生化乏源。

  治法:健脾益气。

  代表方:加味四君子汤加减。

  4 肾气虚证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证机概要:肾气不充,腰督失养,固摄无权。

  治法:益气补肾。

  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

  血虚

  面色淡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花,肌肤枯糙,舌质淡红,少苔,脉细。

  1 心血虚证

  症状: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

  证机概要:心血亏虚,心失所养。

  治法:养血宁心。

  代表方:养心汤加减。

  2 肝血虚证

  症状: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瞤,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

  证机概要: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治法:补血养肝。

  代表方:四物汤加减。

  阴虚

  面颧红赤,唇红,低烧潮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安,盗汗,口干,舌质光红少津,脉细数无力。

  1 肺阴虚证

  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证机概要:肺阴亏虚,肺失清润。

  治法:养阴润肺。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2 心阴虚证

  症状: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

  证机概要:心阴亏耗,心失濡养。

  治法:滋阴养心。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3 脾胃阴虚证

  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

  证机概要:脾胃阴伤,失于濡养。

  治法:养阴和胃。

  代表方:益胃汤加减。

  4 肝阴虚证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面潮红。

  证机概要:阴虚阳亢,上扰清空。

  治法:滋养肝阴。

  代表方:补肝汤加减。

  5 肾阴虚证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证机概要:肾精不足,失于濡养。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阳虚

  面色苍白或晦暗,怕冷,手足不温,出冷汗,精神疲倦,气息微弱,或有浮肿,下肢为甚,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淡白而润,脉细微、沉迟或虚大。

  1 心阳虚证

  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证机概要:心阳不振,心气亏虚,运血无力。

  治法:益气温阳。

  代表方:保元汤加减。

  2 脾阳虚证

  症状: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

  证机概要:中阳亏虚,温煦乏力,运化失常。

  治法:温中健脾。

  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加减。

  3 肾阳虚证

  症状: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舌质淡胖,有齿痕。

  证机概要:肾阳亏虚,失于温煦,固摄无权。

  治法:温补肾阳。

  代表方:右归丸加减。

  蒲辅周医案

  万某,男,27岁。1961年4月4日会诊。

  住某医院诊为“慢性髓性白血病”,面色苍白,头晕,左偏头痛,胸膺闷痛,牙龈渗血,有时低烧,纳少,大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弦。属血痹虚劳,治宜益气补血,通络消瘀。生黄芪八钱,当归尾二钱,党参五钱,苏木二钱,生龟板五钱,生鳖甲五钱,石决明五钱,地骨皮三钱,丹皮二钱,干地黄四钱,阿胶四钱。

  5月4日复诊:低烧退,头晕减轻,胸闷痛已去,大便偏稀。原方去地骨皮。

  5月23日三诊:口干欲饮,烦不能眠,皮肤易出血,小便黄。脉左沉细弱,右弦细数,舌苔薄黄燥。属阴虚血热,治宜益气凉血养阴。犀角粉(冲服)四分(现一般用水牛角代,但需加大剂量),生地黄四钱,白芍三钱,丹皮二钱,玉竹五钱,玄参三钱,麦冬三钱,山萸肉三钱,石斛五钱,阿胶三钱(烊化)。水煎,童便200毫升兑服,日三次。

  6月4日四诊:出血现象有好转,睡眠亦较好。脉略缓,苔减。仍宜益气养血,通络化瘀。党参五钱,苏木三钱,黄芪五钱,归尾二钱,丹皮二钱,生地六钱,龟板五钱,鳖甲五钱,地榆三钱,地骨皮三钱,炙甘草三钱。

  6月11日五诊:牙龈已不出血,皮肤出血点亦少,精神好转,饮食增加。燥苔退,脉沉微缓有力。原方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