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痰多难喘气,不妨来吃点中药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次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3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上一期我们认识到肺胀病以喘、咳、痰、胀为肺胀的证候特征,即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等。病久可见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症。兼外邪或调治不当,其变证坏病可见昏迷、抽搐以至喘脱等。肺胀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从隋代开始已经较为深刻了,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也有不断充实和发展,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治疗原则
根据标本虚实,分别选用祛邪扶正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感邪时偏于邪实,侧重祛邪为主,根据病邪的性质,分别采取祛邪宣肺(辛温、辛凉),降气化痰(温化、清化),温阳利水(通阳、淡渗),活血化瘀,甚或开窍、熄风、止血等法。平时偏于正虚,侧重以扶正为主,根据脏腑阴阳的不同,分别以补养心肺,益肾健脾,或气阴兼调,或阴阳兼顾。正气欲脱时则应扶正固脱,救阴回阳。祛邪与扶正只有主次之分,一般相辅为用。
分证论治
风寒内饮
症状:咳逆喘满不得卧,气短气急,咯痰白稀,呈泡沫状,胸部膨满,恶寒,周身酸楚,或有口干不欲饮,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方药:小青龙汤。
痰热郁肺
症状: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泄热,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
痰瘀阻肺
症状: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唇甲紫绀,舌质暗或紫,舌下瘀筋增粗,苔腻或浊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祛瘀,泻肺平喘。
痰蒙神窍
症状:咳逆喘促日重,咳痰不爽,表情淡漠,嗜睡,甚或意识朦胧,谵妄,烦躁不安,入夜尤甚,昏迷,撮空理线,或肢体瞤动,抽搐,舌质暗红或淡紫,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肺肾气虚
症状: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如白沫,咯吐不利,心慌,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淡或黯紫,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阳虚水泛
症状:面浮,下肢肿,甚或一身悉肿,脘痞腹胀,或腹满有水,尿少,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咯痰清稀,,怕冷,面唇青紫,舌胖质黯,苔白滑,脉沉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阳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
病案举例
张某,男,70岁。2009年12月9日初诊。间断性咳嗽,胸闷20余年。咳喘呈持续性,每逢冬季加重,多次住院治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10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胸部憋胀,不能平卧,咯痰白黏胶固,难以咯出。伴心悸,下肢水肿。经某医院门诊治疗,诊为“肺心病合并急性感染”,经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要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呈半坐位,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颈部青筋暴张。胸呈桶状,四肢不温,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无力。中医诊断:肺胀,证属痰浊内壅,阻塞气道,气体易入而难出,致肺脏气胀。急宜涤痰逐饮,豁通气道。
予皂荚丸:取皂荚250克,刮去黑皮,涂以芝麻油,置火上烤焦黄,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以枣膏和汤送服。每次1丸,每日4次口服。药后次日早晨,痰液变稀,咯出大量稀痰,自觉胸部宽畅,咳喘胸憋续减,至晚已能平卧,紫绀消失,喘咳已平,连服5日,诸症平稳,继以健脾养心,固肾纳气之法巩固。随访一年,病情较稳定。
按:肺胀是因咳嗽、哮喘等症,日久不愈,肺脾肾虚损,气道滞塞不利,出现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嗽,动后尤显,甚则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难愈为特征的疾病,属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病范畴。(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1-03-10 王世彪 何继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 上一篇:有病久拖,津液耗损,都会让肺“痿”了
- 下一篇:小小咳嗽勿忽视,日久失治成肺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