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典故

您当前的位置: > 经典古籍 > 国医典故 >

叶天士轶事

   1.叶天士粢饭团治“怪病”

  有一年大暑天,叶天士正在诊所里忙碌。门外,走进来两个衣若不凡的人,递给叶天士一张请帖和一封书信。原来,南京大官僚吕维其的独生儿子患病,特邀请叶天士专程前往。官命难违,叶天士把诊所委托给几个弟子照理,便坐上迎候他的官船直赶南京。

  叶天士一到南京,吕维其便设宴接风,霎时全府上下,忙得不亦乐乎。叶天士一一谢过,来到吕维其儿子的卧室。他撩起竹帘,只见靠窗放一张紫藤软榻,上面躺着一个30来岁的人,上身赤膊、下穿一条短裤,这便是吕维其的儿子。他患的病、是个怪病,不寒不热,衣食住行一切正常,只是身上的皮肤碰不得。哪怕是大风—吹,也痛得哇哇直叫。吕维其爱子心切,请过南京城的所有名医,没有一个能治这病。诮人翻遍《国医指南》,也叫不出这病的名称。

  叶天士仔细观看病人后,问:“这病起于何时?”左右回答说;“4天前,少爷在后园的荷花池旁乘凉,一觉醒来,周身难受,便得了这个怪病。”叶天士听了以后,便请人引路,到后花园察看。

  后花园亭台楼阁,景致甚好。荷花池旁,几棵大柳树郁郁葱葱,很是凉快。叶天士左右上下一望,便回到了书房,开了一张药方。吕维其一看,药方上写道;白糯米三石,淘净蒸熟导制成饭团。连续三天,方可化疾为愈。吕维其不明其意,说:“这……”叶天士接着说:“这是怪病用怪药。”吕维其再也不好多问,只能吩咐照办。

  吕维其是个大官僚,柴米现成,奴仆众多,要蒸三石糯米饭不是难事。当天蒸好,搓成饭团。吕维其间叶天士:“这饭团如何处理?”叶天士说“少爷的病属邪恶上身,三石米饭团为驱邪之用,应于京城热闹之处,设摊发放,凡衣着褴褛者,一人匹只。”吕维其一听,三石米白白奉送,不免有些心疼,但为了儿子,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连续两天,吕维其在南京城发放糯饭团。第三天,叶天士说:“今日留下两个饭团,其他照常办理。”然后,拿起两个不冷不热的饭团,走进吕维其儿子的卧室。只见他用饭团在他的臂膀上轻轻揩抹了几下,说也奇怪,别的东西碰上皮肤,他就又哭又喊,这饭团揩上去,他竟眉不皱嘴不歪,显得十分舒服。叶天士用饭团揩完臂膀,又在他的胸前、大腿等处指了一遍。那饭团像是神灵之丹,吕维其的儿子刚才还像个半死人,顿时,精神一振,从藤榻上翻身而起,一把抱住叶天士的肩膀,连呼:“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吕维其也在一旁拱手作捂:“神医!神医!果然名不虚传。”当天,吕维其为了报答叶天士,决定设大宴3天,邀请各名流当面酬谢。可是,叶天士执意不肯,尽管吕维其再三挽留,还是飘然而去。

  数天之后,叶天士回到苏州,他在南京治病的奇闻也早传到了自己的诊所。几个弟子一见师父,急着要打听个明白。叶天士淡淡一笑,说:“吕维其儿子的病并不怪,乃是树上的剌毛所至。盛及,柳树上刺毛经炎阳晒,便会落下许多刺毛花来。吕维其的儿子贪凉睡在树阴下嘲仅穿一条短裤,刺毛花沼了一身,肉眼看不见,只要用温和的糯饭团粘去即可。”

  “那么、只用几个饭团就可以了,何必每天蒸三石米呢?”徒弟不解地问。叶天士哈哈大笑:“这个吕维其身居官位,却不为民谋利,肆意搜刮民脂民膏,实在可恶之极。此番南京之行,花去吕维其九石米,送给穷百姓,是我存心这样做的。我辈乃行医为生,虽不能医治国疮,但也要为民解恨。诸位弟子习医理应以此为本。”

  几个弟子听了师父一席话,深受教育,连连应道:“谨记!谨记!”

  2.天医星的来历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有水乡之誉的吴县(今江苏省),三世为医的叶氏家族远近闻名。祖父叶时是位儿科医生,活人无算,被病家誉为“儿科圣手”。他的儿子叶朝采则精于外科,阴疽阳肿,着手即愈。特别是他用竹刀治愈了一个生下无谷道(即肛门闭锁症)的范氏婴儿,更是名声大噪。叶时的孙子叶桂,宇天士,号香岩,自幼便聪明好学,把家中的经典医书遍览无余。14岁时,叶朝采去世。叶桂便跟着父亲的得意门生朱氏学医。寒来暑往,10年之内,他先后拜了l7位名医为师。博采众家之长,医术日精,开始了在苏州城阁门外下塘上津桥畔悬壶临证的杏林生涯。鸿儒造访,病家叩门,叶天士的“种福堂”前轿来舆往,着实风光热闹。

  那年夏天,江西“五斗米道”的张天师来苏州传道,谁知竟染上时疫不治:镐热神昏,腹胀如鼓,经多个医生调治无效,眼疗籽已经气息奄奄。信徒们请来叶天士诊治。叶天士凭脉言证,力主下法,开了一剂“白虎承气汤”。服后天师大下燥屎数枚,信徒们奔走相告。张天师死里逃生,服药一剂即转危为安,连续服药几剂病就痊愈了。自此之后,张道士明白依靠法术治病无济于事,有病还得依靠良医。叶天士的高超医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逢人就说:“我患病的那天,梦见天神指点我,说这病非叶天士不能治,他是‘天医星’下凡。”从此,叶天士为“天医星”的传说,就在苏州一带传播开来。医林同行称其是“杏林怪才”,民间百姓却管之为“妙手神医”。

  3.“扫叶庄”和“踏雪斋”

  清朝,江苏吴县出了几位名医,最有名的一位叫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还有一位差不多和叶天上齐名,叫薛雪,号生白。叶、薛二位既是同乡,又是好朋友,两家住得也很近。

  乾隆年间,苏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设立医局,救治老百姓,规定名医轮流参加义诊。这一天,医局里来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肿,皮肤肿成了黄白色,等候医生给他治病。

  薛雪先到医局,给这更夫诊脉后挥手让他出去,对他说;“你的病很重,没法治了,回去吧。”更夫出了医局的大门,正好碰上叶天士来医局。叶天士在轿子里看到了更夫,便说:“这不是更夫吗,看你这病是由于烧蚊香中毒引起的,你跟我进来吧。”进到医局,叶天士给更夫开了两剂药书对他说:“不用害怕,吃了这两剂药就会好的。”薛雪在一边恰恰听到行到了这一切,认为叶天士是有意给他难堪,心中又恼又恨,回家后就把自己的书房改名为“扫叶庄”。

  叶天士听说后也非常生气,就把自己的书房改为“踏雪斋”;至此两人不再往来。

  后来,叶天士的母亲得了伤寒、叶夭士小心翼翼地开了处方,可母亲吃了不见好转。这事传到薛雪那里,薛笘笑笑说:“这种病要是放在别的病人身上,叶天士早就用白虎汤了,而在自己的母亲身上就没办法了。”薛雪的一个弟子插话说:“白虎汤性重,他是怕老人受不了。”薛雪说;“她这病有里热,正是白虎汤症,药性虽重,非用不可。”这些话传到叶天士耳边以后,叶很佩服薛雪的见解。他确实想到了白虎汤,也确实是担心母亲年高承受不了。听了薛雪的话后,就给母亲用了白虎汤,果然病很快好了。这件事教育了叶天士,觉得名医更应心胸宽阔,互相学习,就主动地去薛雪家登门拜访,两人重归于好。

  4.叶天士妙用莱菔子

  朝年间,苏州府有位姓杨的富家公子,年已30多岁,仍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

  有一次,这个杨公子为了狎妓,偷着花了家里1000两银子,被父亲发觉后挨了一顿责骂。他本来就身体虚弱,精神受了刺激后竟病倒了。一开始像是伤寒,后来渐渐地神志昏迷,卧床不起。其父请来一位医生,诊视之后,认为是纯虚之证,只有大补一法,每日用人参3钱。

  谁知愈补痰火愈结,最后竟身弱如尸,皮下还大大小小地生了上千个痰核。家里人都以为他不行了、已开始准备后事。

  这时,有一位邻居对其父说:“叶天士是当今名医,住处离这儿也不算远,何不时他来看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其父一听,心想也对,反正死马当活马医,于是立即派人去请。

  叶天士诊视之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那些匪在四周的亲属都吃了一惊,校时止住哭声,朝他观望。

  叶天士说道:“你们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都以为病人无救了是不是?你们拿来大板,重打他几十下,他都死不了。”

  其父一听叶天士出言不逊,大不以为然刚当即对他说;“我这个儿子自得病后,光吃人参就花了1000两银子。你要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就再众出1000两银子作谢酬。”

  叶天士摇摇头,说道:“这样一大笔银子,能让别人动心,对我却动不了心。再说,我自从行医以来,还没有收受过这么丰厚的诊金,咱们还是先治病人要紧。”说罢便开了一张方子,上面都是些清火安神之类的普通药。然后,又留下些自带的药末,叫病人一起服用。

  病人服药之后,3天就能讲话了,5天便坐了起来,1个月便行动自如了。其时,正值杨家花园里的牡丹花盛开,全家人会同亲友饮酒赏花,以庆贺公子病体的康复。叶天士此时刚好出诊路过此处,顺便来看看杨公子病体恢复得如何,大家便邀其人席,少不了一番感谢之辞。

  叶天士杯酒下肚后,对其父说菹:“令郎服了1000两银子的人参差点儿送了命,吃了我带的那种药末转危为安、少说也得把药的本钱还给我吧?”

  其父连忙点头称是,说道:“那天一时疏忽,未能付给药金,这当然是少不了的,还请先生说个数目。”

  叶天士回答道:“增病人参,价值于两,去病药末,自当倍之,不多不少,2000两银子。”

  其父一听,锁时面露难色。在座的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一官不发。叶天士突然又放声大笑起来,说道:“不要害怕员不要害怕!我就以实相告吧:那药末是我花8文钱买来的萝卜籽(中药名莱菔子)研成的。”大家这才知道叶先生方才是故意开的玩笑,便也一齐大笑起个。

  5.叶天士医穷

  苏州名医叶天士14岁开始行医,治好了不知多少疑难绝症.他不但能医病,还能医穷呢。

  叶天士有个远房亲戚叶小三,父母双亡,留下一份薄薄的家产。本来,小三勤勤俭俭过日子也还过份下去,可小三沾染恶习,大手大脚浪荡惯了,脑袋里从无“勤俭”两字。俗话说;坐吃山空,加上小三本来家底浅薄,几年下来,家具、细软统统典当一空,只好到叶天士家来借银子。

  叶天士是一代名医书银子自然是有的。可是他朝小三望望、却皱起眉头,心里想:你年纪轻轻的,身体也蛮好,为啥竟落到这种地步呢?借给你几百两银子也改不好你的恶习呀。有心教训他一番,就对小三说:

  “小三,银子你先拿儿两去。不过我也不开钱庄,今后还要靠你自己了。教你一个发财的办法:从今后你天天去扫街路,把苏州城里的梧桐叶都收集起来,晒燥整齐,藏在屋里,到时候自有大用场。”

  叶小三朝叶天士望望,有点不敢相信。不过他知过叶天士从来不开玩笑。是回去就扫起街路来。

  1个月,2个月,3个月,从秋扫到冬,苏州城里的梧桐叶都给小三扫了去。好在他还有几间空屋,打扫干净,将梧桐叶晒燥整齐,足足堆满3间屋。不过,叶小三却仍旧不晓得梧桐叶派啥用场。苏州城里的老百姓倒是把这件邓传了开来、都说这叶小三在发神经病哩。

  第二年开春,苏州一带突然发起瘟疫来,蔓延极快,来势很凶,苏州府特地办起医局,请当地的名医来治瘟,到医局去行病的百姓络绎不绝。叶天士也经常到医局治病。不过,叶天士开的药方很怪,每张方子上都有“梧桐叶3钱”。药店里过去从来不备梧桐叶,现在又刚开春,梧桐树上光秃秃的,只有几个芽头,到什么地方去寻梧桐叶呢?大家正在焦急万分,叶天士却胸有成竹地对他们说:“叶小三家中有梧桐叶,你们去买吧。”

  这祥一来,叶小三的家门口一批批的人群涌过来,都要向他买梧桐叶,叶小三靠梧桐叶赚进了好大一笔钱。

  瘟疫过去了,叶小三家中满满3间屋的梧桐叶正好用光,叶小三对叶天士服得五体投地,诚心诚意上门磕头道谢,又间他今年还要不要扫梧桐叶?叶天士笑笑说:“今年就用不着扫啦。去年我预料要发生瘟疫,才托你为大家做桩好事,果然应了验,明年不会再有瘟疫,也不会再用梧桐叶。不过,你从中也应该悟出一个迫理来才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恪守`勤俭’二字,就说每天扫街路吧,梧桐叶积起来,积少成多,到头来也能做大事。”

  叶小三听了这番话,好比寒天吃冷水,滴滴记在心心心想,过去我走在街上没有一个人看得起,现在走在街上,十分光彩。叶先生的话确实有道理。此后,他拿卖梧桐叶赚来的钱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