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数据库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药方剂 > 方剂数据库 >

治燥剂——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汤

  出自《慎斋遗书》

  【组成】 熟地 生地 当归身各三钱(9g) 白芍(6g) 甘草(3g)各一钱 桔梗(6g) 玄参各八分(3g) 贝母(6g) 麦冬(9g) 百合(12g)各一钱半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由肺肾阴亏所致。肺肾为子母之脏,肺虚及肾,病久则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肺失肃降,则咳嗽气喘;虚火煎灼津液,则咽喉燥痛,午后潮热,甚者灼伤脉络,以致痰中带血。治宜滋养肺肾之阴血,兼以清热化痰止咳,以图标本兼顾。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既能滋阴养血,又能清热凉血,共为君药。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共为臣药。当归治咳逆上气,伍白芍以养血和血;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俱为佐药;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合而用之,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可使阴血渐充,虚火自清,痰化咳止,以达固护肺气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运用:若痰多而色黄者,加胆南星、黄芩、瓜蒌皮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可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以止血。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附方】

  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 阿胶麸炒,一两五钱(9g) 黍粘子(牛蒡子)炒香,二钱五分(3g) 甘草炙,二钱五分(1.5g) 马兜铃焙,五钱(6g) 杏仁去皮尖,七个(6g) 糯米炒,一两(6g)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钱(6g),水煎,食后温服。功用:养阴补肺,清热止血。主治:小儿肺阴虚有热证。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喉中有声,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百合固金汤与补肺阿胶汤治证均有肺虚有热,但前者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咳嗽痰血证,偏于滋肾养阴润肺,并能清热化痰;后者主治小儿肺阴虚有热之咳嗽证,偏于补益肺阴,兼以清肺化痰宁嗽。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慎斋遗书》卷7:“手太阴肺病,因悲哀伤肺,背心、前胸、肺募间热,咳嗽咽痛,咯血恶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际间上肩臂至胸前如火烙。”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故以二地助肾滋水退热为君;百合保肺安神;麦冬清热润燥;元参助二地以生水;贝母散肺郁而除痰;归、芍养血兼以平肝;甘、杏清金,成功上部,借以甘寒培元清本,不欲以苦寒伤生发之气也。”

  【临床报道】

  本方治疗自发性气胸15例,特别是对原发病为结核者具有一定疗效。治疗组15例(闭合型11例,开放型3例,高压型1例),平均病程为5.33天。对照组15例(闭合型12例。开放型2例,高压型1例),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本方,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连用3~4疗程。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18.93天)与对照组(27.85天)相比,差异显著。治疗组结核性气胸(11例)的有效率为90.9%,与对照组(10例)(60.0%)差异显著。[曾瑞川,等.百合固金汤治疗自发性气胸15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5):280]

  本方加减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50例。基本方:生地、麦冬、百合、仙鹤草各15g,白芍、当归、元参各12g,白茅根30g,贝母、甘草6g。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连服15~20剂。结果:经支气管碘油造影摄片及支气管镜复查者27例,支气管扩张显示好转。余23例因咯血停止,不愿做造影复查。50例治疗后均进行了随访,1年者27例,3年者11例,4年者12例,多数患者咯血停止,咳嗽、痰量明显减少,体重增加,远期疗效均较明显。[杨国安.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50例。湖北中医杂志 1995;17(5):14]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