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基础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药方剂 > 方剂基础 >

中药方剂的剂型有哪些? 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

  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汤剂 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小承气汤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病人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李杲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2.散剂 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杲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金黄散、生肌散。亦有作点眼、吹喉等,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应研成极细粉末,以防刺激创面。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