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基础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药方剂 > 方剂基础 >

方剂的组成与配伍(2)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中医药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总结,产生了不少针对基础病机的基础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四逆散等。在临床上,我们通过配伍,可以使这些基础方剂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如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功用,是主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主治证候为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脉来虚软等,若由脾虚而生湿,阻滞气机,以致胸脘痞闷不舒,则可相应配伍陈皮,即异功散。功能健脾益气,化湿和胃。如果脾虚痰湿停滞,出现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咳嗽痰多稀白,则再配半夏入方,即六君子汤。功能重在健脾气,化痰湿。若在脾胃气虚基础上,寒湿滞于中焦,证见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等,则可配伍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汤,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散寒。由此可见,通过随证配伍,则可达到不断扩大治疗范围的目的。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中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提高、总结方药疗效的同时,也探索了许多宝贵的控制、减轻以致消除毒副作用的方法。从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表明,上古人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十分畏惧的,从古代中药统称为“毒药”,以及“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服药不瞑眩,则厥疾不瘥”的认识,到臣子为国君试药,儿子为父亲试药的记载,都反映了当时运用药物所产生副作用的普遍性。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药物运用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方剂学的发展,探索和掌握了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为后世方药的广泛运用和疗效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至西汉后期时,对中药的称谓,由“毒药”改称为“本草”,这本身是中医药学一个划时代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与方剂学包括配伍方法运用的成果分不开的。

  通过配伍控制毒副作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七情”中“相杀”和“相畏”关系的运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和消除半夏的毒性;砂仁能减轻熟地滋腻碍脾的副作用等等。这方面内容主要反映在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中“佐制药”的有关内容中。另一方面是中医方剂运用中常常采取多味功效相近药物同时配伍的方式,这种方式既可利用相近功效药物的协同作用,更具有有效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这是因为功效相近的多味药物同用,可以减少单味药物的用量,而多味药物之间,其副作用的发挥方向往往不尽一致。根据同性毒力共振,异性毒力相制的原理,就可以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毒副作用。如十枣汤中的甘遂、芫花、大戟,泻下逐水功效相近,且单味药习惯用量亦大致相似,在组成十枣汤时,以三味各等分为末,枣汤调服。其三味药合用总量相当于单味药的常用量。通过现代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这样的配伍方法具有缓和、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

  应当指出,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中医药学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方法和内容。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恰如其分的用量控制;特定的炮制方法;道地药材的选择;具体的煎药、服药方法以及恰当的剂型要求等等。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