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您当前的位置: > 经典古籍 > 经典名著 > 伤寒杂病论 >

湿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九篇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