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您当前的位置: > 经典古籍 > 经典名著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导读(2)

  松罗 卫矛 合欢

  兽(中品)

  白马茎 鹿茸 牛角(角思) 羖羊角 牡狗阴茎 羚羊角 犀角

  禽(中品)

  燕屎 天鼠屎

  虫鱼(中品)

  猬皮 露蜂房 鳖甲 蟹 柞蝉 蛴螬 乌贼鱼骨 白僵蚕 蛇鱼甲 樗鸡 蛞蝓 石龙子 木虻 蜚虻

  蜚廉 蟅虫 伏翼

  果(中品)

  梅实

  米谷(中品)

  大豆黄卷 神农本草经》之粟米 黍米

  菜(中品)

  蓼实 葱实 水苏

  卷三 下经

  玉石(下品)

  石灰 礜石 铅丹 粉锡 代赭 戎盐 白垩 冬灰 青琅玕

  草(下品)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亭历 桔梗 莨荡子 草蒿 旋复花 藜芦 芫华

  钩吻 射干 蛇合 恒山 蜀漆 甘遂 白敛 青葙子 雚菌 白芨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荛花 牙子 羊踯躅 商陆 羊蹄 扁蓄 狼毒 白头翁 鬼臼 羊桃 女青 连翘 兰茹 乌韭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 牛扁 夏枯草

  木(下品)

  巴豆 蜀菽 皂荚 柳华 楝实 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桐叶 梓白皮 石南 黄环 溲疏 鼠李

  药实根 栾华 蔓椒

  兽(下品)

  豚卵 麋脂 鸟畾鼠 六畜毛蹄甲

  虫鱼(下品)

  虾蟆 马刀 蛇蜕 蚯蚓 蠮螉 吴蚣 水蛭 班苗 贝子 石蚕 雀瓮 蜣螂 蝼蛄 马陆

  地胆 鼠妇 荧火 衣鱼

  木(下品)

  桃核仁 杏核仁

  米谷(下品)

  腐婢

  菜(下品)

  苦瓠 水靳

   相关

  《神农本草经》的作者及成书时代尚无实证加以确定,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即秦汉时期;也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此已经是医学史界比较公认的结论。

  全书分3(或4)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书中叙述了各种药物的名称、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别名、生长环境、采集时节以及部分药物的质量标准、炮炙、真伪鉴别等,所载主治症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170多种,并根据养命、养性、治病三类功效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为君,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红花;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大黄。书中有200多种药物至今仍常用,其中有158种被收入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神农本草经》有序例(或序录)自成l卷,是全书的总论,归纳了13条药学理论,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含义已渐渐演变,关于药物的配伍情况,书中概括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七种,称为七情,指出了药物的配伍前提条件,认为有的药物合用,可以相互加强作用或抑制药物的毒性,因而宜配合使用,有的药物合用会使原有的药理作用减弱,或产生猛烈的副作用,这样的药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书中还指出了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丸、散、汤、膏适用于不同的药物或病症,违背了这些,就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神农本草经》也存在一些缺陷,为了附会一年365日,书中收载的药物仅365种,而当时人们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已远远不止这些。这365种药物被分为上、中、下三品,以应天、地、人三界,既不能反应药性,又不便于临床使用,这些明显地受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而且在神仙不死观念的主导下,收入了服石、炼丹、修仙等内容,并把一些剧毒的矿物药如雄黄、水银等列为上品之首,认为长期服用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这显然是荒谬的。此外,《神农本草经》很少涉及药物的具体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品种鉴定等内容,这一缺陷直到《本草经集注》才得以克服。

  尽管如此,《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可低估的,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其著作年代及作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如北齐颜之推《家训》即谓“本草神农所述”。但神农在历史上是传说中的人物,况神农时代,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认为是神农所著。据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谓:“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系仲景、元化等所记”。宋代掌禹锡在《嘉佑补注本草》序中谓:“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伦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经》由是见于经录”。南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谓:“神农作本草非也。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斯实后医工知草木之性,托名炎帝耳”。近代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冲说:“此书在东汉三国间已有之,至宋、齐间则已立规模矣。著者之姓名虽不能确指,著者之年代则不出东汉末讫宋、齐之间”。故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创作,而托名于神农。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人说”,所以《本经》上冠以神农二字,亦即此故。

  《本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中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