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针灸》

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科普 > 科普专栏 > 《跟我学针灸》 >

天气变化容易咳嗽,针灸治疗效果好!

  ▶本文为《跟我学针灸》专栏第12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咳嗽的辨证要点

  咳嗽的发生常与外感、内伤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肺,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卫受邪,肺气不宣所致,多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常,肺气不利,肺失宣降所致,邪实与正虚并见。

  1.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

  若咳嗽声重,痰稀色白,伴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紧者为风寒袭肺;咳嗽频剧,咳痰黄稠,伴风热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者为风热犯肺。

  2.内伤咳嗽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他脏兼症。

  若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苔白腻,脉濡滑者为痰湿阻肺;气逆咳嗽,阵阵而作,胁痛口苦,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者为肝火灼肺;干咳声短,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肺阴亏虚。

  咳嗽的治法

  1、外感咳嗽: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2、内伤咳嗽:肃肺理气,止咳化痰。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咳嗽的处方

  1.外感咳嗽

  主穴:肺俞、列缺、合谷

  配穴:风寒袭肺配风门、太渊;风热犯肺配大椎、曲池。咽喉痛配少商。

  方义:肺俞为肺气所注之处,位邻肺脏,可调理肺脏气机,使其清肃有权;列缺为肺经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合谷为大肠之原穴,与列缺配合共奏宣肺解表、止咳之功。

  2.内伤咳嗽

  主穴:肺俞、太渊、三阴交

  配穴:痰湿阻肺配丰隆、阴陵泉;肝火灼肺配行间、鱼际;肺阴亏虚配膏肓。咯血配孔最,胁痛配阳陵泉;咽喉干痒配太溪;盗汗配阴郄;气短乏力配足三里、气海。

  方义:肺俞调理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本经真气所注,可利肺化痰;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咳嗽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外感咳嗽用毫针泻法,少商点刺放血,风寒袭肺者宜针灸并用,或针后在背部腧穴拔罐;内伤咳嗽用毫针平补平泻,酌情加灸。

  2.其他治疗

  (1)拔罐法:取背部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用留罐法,每侧5~6只罐,至皮肤瘀血为度。或选取大杼至膈俞,用走罐法,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2)皮肤针法:选取后颈部5~7颈椎两侧、气管两侧、天突、肘窝及大、小鱼际部进行叩刺,适用于外感咳嗽;或选取项后至背部1~7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颈前气管两侧、膻中、天突叩刺,适用于咳嗽日久,反复发作者。

  (3)穴位贴敷法: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以白附子16%,洋金花48%,川椒33%,樟脑3%的比例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4日更换1次,以“三伏天”应用为佳。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cm圆饼,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项目名称:《跟我学针灸》

  实施主体:玉溪市中医医院

  编审:景明、王孝艳

  总编:张小贝  责任编辑、版式设计:陈思思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