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第三季

得了“大脖子”怎么办?中医治疗有妙招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48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本期将介绍缨病的分证治疗。西医学中具有甲状腺肿大表现的一类疾病,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肿瘤,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气郁痰阻

  症状: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苔薄白,脉弦。

  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

  方中以木香陈皮疏肝理气,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 ● ●

  痰结血瘀

  症状: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青皮、陈皮、半夏、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气活血,化痰消瘿的作用。

  ● ● ●

  肝火炽盛

  症状: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加减。

  栀子清肝汤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藻药散以海藻、黄药子消瘿散结,黄药子且有凉血降火的作用。

  ● ● ●

  肝阴虚

  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生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病案举例

  叶某,女,36岁。1974年9月初诊。诉甲状腺右侧有一鸽蛋大小的肿块,按之质偏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至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腺瘤,需手术治疗。因有顾虑而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

  诊查:经常低热不退,精神疲惫,心情急躁,动辄烦躁易怒,胃纳不佳,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腹痛,腰际酸楚。苔薄腻,脉细弦。

  辨证:证属肝气郁结化火,灼伤津液,痰火胶结致成肿核。

  治法:治用海藻玉壶汤和内消瘰疬丸加减。

  处方:夏枯草24g,昆布24g,海藻12g,水红花子12g,生黄芪12g,玄参12g,煅牡蛎24g,象贝母3g,炒白术9g,香附12g,天龙2条。7剂。

  二诊:服上方药后肿块未见改变,动辄烦躁易怒,颧红肢麻。苔薄,脉弦。法以消肿软坚化痰,佐以滋阴降火。原方加丹皮10g,六味地黄丸12g(分吞)。7剂。

  三诊:药后肿快稍有柔软,胃纳较佳。苔薄,脉弦。仍宗上法加减。原方加橘皮叶各6g,苦桔梗6g,减去炒白术。14剂。

  四诊:药后烦躁易怒,颧红肢麻均有好转,肿块也稍有缩小。前方见效,再宗上意治之。原方加黄药子12g,去香附。14剂。

  五诊:患者低热已退,甲状腺右侧肿块明显缩小,惟睡眠不熟。苔薄,脉弦。前方既效,毋庸改弦易辙。原方加茯苓12g,夜交藤24g。14剂。

  嗣后患者以原方续服药二十余剂,至1974年12月复诊时肿块基本消失。随访3年,身体健康,甲状腺腺瘤一直没有复发。(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钱伯文医案》)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