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第一季

立秋时节话养生 聊完诀窍说食疗

  本文为《养生有道》栏目第102期内容,请转发分享到您的朋友圈,传播养生正能量,悦享健康好生活!

  今天立秋,此时太阳黄经135度,立秋之时,气温逐渐下降,但很多地区任处于炎热之中,素有“秋老虎”之称。在中医理论中有顺时养生之说,立秋到,也该树立起良好的养生意识,以达到“秋冬养阴”治未病的目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立秋养生技巧吧。

  立秋日于农民而言,显得比较重要。“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日怕听到雷声,若打雷则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立秋日天气晴朗,来年就会风调雨顺,农事无旱涝之忧。立秋节令气候渐变,人体仍感觉燥热难忍。从秋令和四季养生角度说,养生当以多食酸味果蔬,养胃润肺以备秋凉。适合于清热、排湿,用五味食物熬粥喝,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道出秋天养生的真谛。

  精神调养

  立秋节令养生当重视精神调养,着眼于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忌悲忧伤感,遇到伤感事也当主动排解,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调养上,初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与鸡具兴”,顺应阳气收敛,但又不宜太过,使肺气得以舒展而不过泄。因立秋后冷热变幻无常,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养生

  立秋时节饮食养生,如《饮膳正要》言:“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云南地区秋冬之季有食温阳药膳养生习惯,以立秋为标志,烹制猪肉煲附片、羊肉草乌膳、牛羊肉营养补益膳等食之,以补气拒邪,减少外感六淫之害,毕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辨清体质偏颇,辨证施膳。

  运动调养

  立秋节令后,气候凉爽,是运动调养的大好时节。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锻炼项目,诸如“秋季吐纳健身法”,清晨洗漱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默念“哂”字,不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效。

  立秋节令养生食谱

  生地粥(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煮粥食用)以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黄精煨肘(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烹制而成)达补脾润肺,以利病后体弱;

  五彩蜜珠果(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制作而成)达生津止渴、和胃消食之功;

  醋椒鱼(黄鱼1条,香菜、葱、姜等调料烹制而成)收健脾开胃、填精益气之功。

  中医养生讲求辨证施膳和调养,重视体质阴阳盛衰,寻求整体调养,调摄情志、生养调息与食药兼顾密切配合,强调运动养生,关注个性化养生防病治病措施。善于养生防病治病者,都主张到中医诊疗机构,由坐诊医师根据体质类型制订养生方案,配制药膳、药茶和食疗方,作精神调摄养生指导,运动锻炼指导。

  立秋后,秋天开始了,可施以“秋冬养阴”的治未病防治,以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药膳等方法,适时调养,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相应的体质准备,达到秋冬天体健安然。

作者简介

  周能汉:云南省南华县人,执业医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出版中级职称(编辑)。从事过卫生防疫、卫生行政管理、中医临床,方志编修等多个职业,爱好广泛,尤喜中医、文学、科普。曾发表论文、文章100余篇。现热衷于研究中医及彝族医药,养生有心得,拜师云南省名中医王敏主任医师,跟师业余临证学习三年。拜师资深彝医药专家王正坤主任药师当门生。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