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

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科普 > 健康养生 > 饮食养生 >

冬令进补注意防范寄生虫病

  小寒过后,天气愈发寒冷,狗肉火锅、涮羊肉、鱼生粥等食物,成为市民冬令进补的热门选择。清远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冬季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或未彻底熟透的肉、鱼虾和水生植物,提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涮肉、鱼生、酒醉虾蟹等吃法,易加大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风险。”专家指出,很多市民喜欢吃半熟甚至还带血丝的涮羊肉,但羊肉如果感染了羊肉绦虫,这样的吃法就可能将绦虫虫卵带入消化道,导致人体感染绦虫病;如果所吃的鱼、虾、蟹所在的水域或在运输过程中,水受到肝吸虫污染,生吃鱼片或酒醉虾蟹就可能感染肝吸虫病。

  专家提醒,冬令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的肉、鱼、虾、蟹和水生植物。加工肉类及水产品时,不要用盛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具和砧板必须分开,加工过生鲜肉类、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彻底清洗后方可再次使用;不用生鲜肉类、水产品喂饲家中猫、犬等宠物,以免宠物感染寄生虫后传染给家人。

  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本类疾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可见到,但以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为多见,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多,因此,狭义的热带病即指寄生虫病。非洲、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发病较多,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接触疫源较多的劳动人民及免疫力较低的儿童。

  寄生虫病病因

  发病主要取决于侵入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和毒力以及寄主的免疫力。侵入的虫体数量愈多、毒力愈强,发病的机会就愈多,病情也较重。寄主的抵抗力愈强,感染后发病的机会就愈小,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寄生虫病发病的过程是寄主与虫体相互斗争的结果。病理变化主要包括虫体对寄主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引起的损害,虫体分泌的毒素或酶引起的组织坏死,以及寄主反应引起的嗜酸粒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浸润,甚至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和对幼虫或虫卵产生的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

  寄生虫病临床表现

  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可能患有蛔虫病、鞭虫病。经常感觉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多梦,可能患有蛲虫病。腹痛、腹泻每日达5次左右,带有腥臭味,且有暗红色黏液血便者,可能患有阿米巴病。贫血、面色苍白而带黄色、头昏眼花、乏力,且职业为农民者,可能患钩虫病。有腹痛、腹泻并有生食荸芥、菱角、藕等水生植物史者,可能患姜片虫病。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并爱养猫,有过发热、无力、肌肉酸痛的孕妇,可能患弓形虫病。血色素减少,去过疟疾流行区,间断性发冷、发热,有时体温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以上者,可能患有疟疾病。妇女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有异味,并可有尿痛、尿频等,可能是感染了阴道毛滴虫病。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