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医又称“痛痹”、“白虎风”、“历节风”等。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脾气虚,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兼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血脉瘀阻,经络凝闭,气血运行不畅,痰、瘀、湿、热交结关节、骨骼,而致关节肿痛红热、皮下结节形成。本病以中老年男子多见,病变部位在四肢关节,常侵犯第一跖趾关节或踇指关节,猝然红肿热痛,逐渐加剧,昼轻夜重。该病急性发作持续数日或数周,多次发作后可形成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病久可造成肾脏损害。崔公让在治疗时以中医药现代理论为指导,调节并恢复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施之顺势,祛邪外出,对疾病不仅治标,更重视治本,使人体的失衡状态得以纠正,逐步调整体内嘌呤代谢的内环境,使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趋于平衡。崔公让认为,本病之标为湿毒内滞,闭阻经络,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关键所在。其本在于,或因于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或缘于肾气亏虚,气化失责,致浊毒流注于关节经髓。
治疗上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湿热毒邪内聚,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故急性期重在清热利湿,泄浊解毒,驱邪迅速外出,以终止本病的发作。在缓解期则配合化瘀或温补脾肾之品,为湿毒之外出创造条件。四诊合参,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痛风相当于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为嘌呤代谢紊乱所致。
分型辨证
痛风临床常可分3个证型辨治。
湿热血瘀型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关节红肿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组织肿胀,全身发热,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尖红、苔黄厚,脉数而有力。
治则:清热祛湿、化瘀通络。
方药:祛痹痛风饮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山慈菇12克,金果榄12克,木贼15克,大黄9克,两头尖12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
加减运用:血瘀明显时,去金果榄、黄芩,加白芍、桃仁、刘寄奴等。有痛风结石时加陈皮、蛤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湿热明显时加生石膏,重用大黄。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慢性迁延期,关节发紫发暗,疼痛肿胀减轻,组织发硬加重,舌质紫暗,脉弦数。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祛痹痛风饮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12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山慈菇12克,金果榄12克,木贼15克,大黄9克,两头尖12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
加减运用:血瘀明显时去金果榄、黄芩,加茜草、泽兰、桃仁。有痛风结石时加陈皮、蛤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之品。
脾虚血瘀型
临床表现: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多见于久病反复发作之患者,面色黄白,体质虚弱,关节疼痛较轻,肌肉僵硬较重,脉多细数,舌淡、苔薄白。
治则:温肾健脾、化瘀通络。
方药:健脾固肾痛风饮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茯苓20克,苍术15克,山慈菇12克,葛根30克,木贼20克,生首乌30克,甘草10克。
加减运用:肾虚明显时加用黄精、玉竹;脾虚明显时加用白术、陈皮、薏苡仁;血瘀明显时加用水蛭、炮山甲等。
典型医案
母某,男,34岁,于2008年11月6日初诊。
患者于1月前,和朋友聚餐后,夜晚骤然出现右足跖趾关节处肿痛,曾在外院查尿酸517umol/L,诊断为“痛风”,并给予“英太清”及“消炎类”药物治疗,疼痛得到控制。两天前,右足跖趾关节肿痛复现,夜晚不能安然入睡。症见右足跖趾关节处肿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有乙肝病史6年。
此为久病损伤脏腑,致脾脏虚弱,健运无权,湿浊内停,阻塞经络,日久郁久化热,湿热蕴结,而致痛风之证。治宜化痰除湿,行气活血。
自拟祛痹痛风饮加减:柴胡9克,黄芩15克,葛根30克,山慈菇12克,金果榄12克,两头尖12克,大黄9克,栀子15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取4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08年11月10日):用药后,患者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已基本消失,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药已对证。热邪渐消,去山慈菇、金果榄、两头尖、栀子、薏苡仁加用木贼20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以益气燥湿健脾,兼清余热。生首乌30克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续服15剂。
三诊(2008年11月21):病人病情稳定,无再复发,病人平素脾气虚弱,舌质淡,苔薄腻,脉细数,证属脾虚血瘀。药用健脾固肾痛风饮,黄芪、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安神,葛根、山慈菇解肌退热,清除余邪,苍术燥湿健脾,桃仁化瘀通络,大黄泻下瘀热,甘草益气健脾。取20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 《赤水玄珠》中记载:“行痹者,行而不定也,今称为走注疼痛及历节风之类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之类是也。”归纳之,诊断本病时需把握:
1.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重,反复发作,可伴有发热等症。
2.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等诱发。
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手指及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者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耳部等处出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崔公让治疗痛风时,着重5个字,“湿、热、痰、瘀、虚”。虚为本病之本,痰、瘀为疾病之变,湿、热为之现。崔公让认为,痛风发病时应分主因与副因:主因为肾阳虚、脾气虚,五谷精微不得气化;副因湿邪内蓄,郁而化热,血脉郁阻,经络凝闭。所以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以清热祛湿为主;发作后期以化瘀通络为主;药用自拟的祛痹痛风饮加减,立足于标本兼治,往往可获良效。(崔炎 刘辉 吴建萍 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