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临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医临床 > 疾病临床 >

慢性肝炎如何辨治,听国医大师张镜人如何说!(2)

  气滞血瘀,肝脾癥积

  主症:两胁扪及癥积,胀痛或刺痛,肤色晦暗,面部与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形体消瘦,腹满膨隆,脉细涩,舌质紫绛而有瘀斑。

  分析:气机失调,凝血蕴里,津液涩渗,着而不去,故症见两胁扪及癥积,胀痛或刺痛,肤色晦暗,面部与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脉细涩,舌质紫绛而有瘀斑,水谷精微失于充养,则形体消瘦。血结者必蓄水,水气内停,则腹满膨隆。

  治则:活血化瘀,软坚消积。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10克,桃仁5克,红花3克,川芎5克,赤芍药10克,丹皮10克,石见穿10克,八月札15克,生牡蛎15克(先煎),大生地10克,炙鳖甲15克,香附10克,大腹皮10克,陈葫芦30克。

  方义:当归、川芎、桃仁、藏红花活血化瘀,牡蛎、鳖甲、石见穿、八月札软坚消积,生地、赤芍、丹皮凉营清热,大腹皮、香附、葫芦理气行水。

  脾土衰败,肝肾亏损

  主症:面色黧黑,肌肤晦黄,胁下癥积刺痛,固定不移,胸脘痞闷,形瘦肉削,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脉沉迟,舌质淡紫,苔少。

  分析:湿困中土,邪从寒化,戕伤肝肾,阳气不宣,寒湿阻遏,胆液浸淫肌肉,故症见面色黧黑,肌肤晦黄,脉沉迟,舌质淡紫。属“阴黄”危重之候。气血结聚胁下,则癥积刺痛,清阳当升不升,浊阴当降不降,清浊相混,水湿潴留,则腹膨胀满,精微不摄,则纳呆便溏,形瘦肉削,精神疲惫。

  治则:温运脾阳,补益肝肾。

  方药:茵陈附子干姜汤加减。

  茵陈10克,附子10克,干姜5克,白术10克,广陈皮5克,制半夏5克,肉桂3克,菟丝子10克,巴戟肉10克,枳实5克。

  方义:附子、肉桂、干姜温脾肾之阳,白术、茯苓、泽泻祛中州之湿,茵陈退黄,枳实消痞,巴戟肉、菟丝子养肝益肾,半夏、陈皮和胃理气。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