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习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医临床 > 经典研习 >

中药功效拾遗

  辛 夷:助肝升发

  张延模主编的《临床中药学》将辛夷编入解表药,归肺经。笔者认为辛夷最主要的功效是助肝升发,当归肝经。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认为:“辛夷与众木同植,必高于众木而后已,其性专于向上,故能升达清气,又得春气之最先,故能疏达肝气。”

  辛夷又名迎春花,木笔花。古人命名原则为“名务实”顾名思义,其也可入肝。

  《灵枢·卫气行》曰:“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此处“阳气”当理解为卫气,“目”有两种解释:一为精明穴,二为眼睛。根据“目张”,“目”当理解为眼睛。平旦卫气出于目,阳主动,所以人醒目张。“平旦”与肝相应,目为肝之窍,“阳气出于目”赖肝之升发。辛夷助肝升发,所以能助“阳气出于目”。笔者曾以辛夷为君,治愈两例晨起眼睛不好睁开的患者。

  金银花:入肝良药

  《本草撮要》认为:“金银花味肝,入手太阴足厥阴经。”《玉楸药解》认为:“金银花味辛,微凉,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凉肝清肺。”可见金银花归肝前人已有论述。但笔者认为此药善入肝,为入肝良药。

  《难经·四十一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故令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金银花,药用花蕾,色黄白。花蕾与“万物始生,其尚幼小”相应,色黄白与“意无所亲”相应。该药轻清,《中医升降学》认为:“调肝气用药,当轻清,盖非轻不灵,非轻不捷,非轻不活也。”故金银花为入肝良药。

  黄 芪:助肝补气

  笔者认为黄芪为补气良药,以其为基础,加减变通,自拟黄芪、柴胡,黄芪、生姜,黄芪、陈皮,黄芪、桂枝,黄芪、辛夷等补气对药。而其补气作用是通过入肝胆以助相火化水谷、助肝之升发实现的。

  《杂病源流犀烛》说:“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也”(《医贯》)。“木气之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血证论》)。综合以上论述,不难得出,肝胆转化水谷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修园所著《神农本草经读》认为:黄芪气微温,禀少阳之气入胆与三焦。《医学衷中参西录·论人身君火相火有先天后天之分》论曰:“桂枝,黄芪并用又善补少阳相火(即胆中寄生之相火)。”张锡纯在《论肝病治法》中认为:黄芪其性温升,肝木之性亦温升,有同气相求之义,故为补肝之主药。《长沙药解·黄芪》说:“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保卫人体之气与将军之官同性相求。黄芪入肝胆以助相火化水谷,相火不足,肝升不及则用之。

  桂 枝:擅治“肺咳”

  “《本经》谓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医学衷中参西录》)。笔者认为此“咳逆上气”为“肺咳”,“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素问·咳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两段经文对比,“寒饮食”、“从肺脉上至于肺”而为内邪,而“肺脉”为成血之处。所以笔者认为“肺寒”的本质为“血”寒,桂枝辛温,既散外邪又温“肺寒”(即为“血”寒),为治“肺咳”的妙药。

  “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本经》原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小青龙汤证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肺咳”也是“外内合邪”(“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有血证忌用桂枝之说,值得商榷,血证当分虚实,正如缪希雍所言:“病有是证,证有是药,各司其存,不相越也,此古人之定法,今人之轨则也。”(张颖 赵家有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