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 > 民族医药 > 土医药 >

土家族医学的特色诊疗法(10)

  20.烧灸法

  烧灸又叫烧艾、药灸、烧法,是用艾绒或药物点燃直接或间接在人体表某穴位进行烧灸,起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烧灸法要求比较高,必须懂得医理,晓得筋脉的循行部位,否则乱烧乱灸会促进病情加剧或转为难治之症。

  烧灸艾条制作:

    先将艾叶适量焙干,反复揉搓,去掉灰末,即为艾绒,另将麝香、冰片、樟脑、雄黄、穿山甲等药,研成粉末过筛,然后拌入艾绒中,充分拌匀,放入瓶中备用。

  医生诊断清楚病情,选用一个或多个穴位,将艾揉成苞谷籽大的圆形小体,根据病情艾团可大可小,艾大者约如枣核,小者如麦粒,在选好的穴位上搽点盐水或清水,将艾团旋转于上,以火烧艾尖端,边烧边吹,并用手在艾团旁轻轻摸搽皮肤,用来分散病者的注意力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待艾绒将烧尽,思者剧烈疼痛时,医生即用拇指在腹部摸点水速压在烧尽之艾团上,稍压片刻,为一焦,这叫直接灸;亦有医生用一片薄姜片放在穴位上,将艾团置姜上烧,这叫姜火;还有的用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上,置艾团于蒜上面烧,叫隔蒜灸;有的在穴位上放点盐末,再放艾团烧,叫隔盐灸。如克膝老痛烧鬼眼穴,头痛烧八封穴、太阳穴等,肚子气痛烧足三里、中脘穴等。

    天灸(药灸)

  药物:用刺激性药,如威灵仙、毛莨叶、野棉花等。

  将上述药适量,捣烂敷关节疼痛处或穴位上,使敷处发泡而达到止痛的作用。治倒拐子冷痛,用上药一味或二味适量,捣烂敷在疼痛处,待2至3小时后取掉药,贴敷处可能会引起一些泡,泡消后冷痛逐渐减轻。

  烧灸法

  医生用浇酒或药酒浸棉布裹在关节疼痛处,约10分钟左右取下棉布,将棉布点燃后搽揉患处,反复10余分钟。如脚背痛,用棉布蘸药酒搽烧脚背。

  烧灸法多用于慢性劳伤病、着凉、咯吼、红眼病、疮疖、长疡子、坐小月而致的肚子痛、腰痛、脑壳痛、骨节痛、风气肿痛、屙肚子、昏倒等疾病。烧灸后忌食生冷、腥臭发物,包括雄鸡、鲤鱼、虾子、猪娘肉、猪牯子肉、羊肉、酸菜等;不洗冷水脸、澡,烧处不要摸搽。

  烧灸后7天内不要做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

  烧灸后有痒感,不要抓搔,起泡处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消失,面部及大筋脉处不宜灸;出血、热症患者不宜烧灸。

  21.推抹疗法

  推抹疗法是药匠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推抹不需要药物器械,经济方便,疗效显著,尤其是小儿不愿吃药打针,易接受本法治疗。

  推抹适用于风湿麻木、肌肉酸痛、中风瘫痪、肚气痛、妇女痛经、咯吼、屙肚子、小儿发烧、走胎、腰痛、隔食、黄肿包、抽筋、夜尿、大便干结、昏迷、脑壳痛、面黄肌瘦等多种疾病。

  推抹手法有推、拿、揉、搓、捏、摩、按等不同手法。民间各医家推抹的方法不同,有的是祖传几十代的技巧,有的是跟师学得的,有的是阅读古医籍而学得的。其推抹与中医的推拿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本篇介绍推抹七法。

  开天门:推24次,医生用双手拇指从眉中向上推至发际处,用酒或盐水推。每次推抹时首先要开天门,才能推别处;如不开天门,乱推会闭窍。

  三水点窍:推21次,用双手拇指从眉间向太阳穴分推,每推3次后在太阳穴处点按3下。

  推黄经:推15次,从风池发际处推至肩井穴。治小儿眉眼不开,发烧,不饮食。

  男仆女翻:男的从腕关节背部向上推至肘关节,推10次,再从内侧向下推3次;女的从腕关节内侧向上推至肘关节,椎10次,再从背部肘关节向下推至腕关节3次。有退火败毒之功。

  推岑岗:推49次,从肘关节外侧横纹处向下推至虎口穴。治风寒受惊。

  黄风入洞:推21次,从鸡公指(食指)掌指端外侧向指尖推,手指微屈。治肚子饱胀、隔食等。

  推手穴心:从手掌内侧横线向下推至掌横纹下端,推11次,有止血作用。如从下至上推11次,有止屙作用。

    有的民族医用推抹法治疗磨盘症,肚子周围转倒痛,医生用拇指从心窝部位往下推至小肚子,推20至30次,再提肚子两侧的腰筋和板筋,提后肛门放气痛可止;又如老鼠症,攻窜作痛,医生用双手拇指从前额两眉之间向上推至发际,未好,再掐推总筋(脚后跟、克膝窝),掐后再提几次病可愈。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