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下垂,中医有高招!

时间:2016-03-29 14:51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人们说,二十岁前人养胃,二十岁后胃养人。胃的好坏,直接关乎人体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但很多时候,胃又很容易被疾病缠身,譬如胃下垂,不仅影响了胃的健康,还会波及整个人体。胃下垂如何治疗?且看百年名医于己百有何高招!

  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全部(包括胃大弯胃小弯)下降至不正常位置,并伴有胃张力低、蠕动明显减弱的一种功能性疾病。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较重者上腹不适或疼痛,食后尤甚,纳差,恶心,嗳气,大便不调,腹部有坠重感,胀痛以立位较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劳累加重。久病后可见形体消瘦、心烦失眠、气短自汗等表现。腹部膨胀、张力极弱,常有振水声,舌淡或淡暗、脉沉缓或沉弱无力。

  于氏对胃下垂的治疗也很有特色,兹介绍如下:

  一、定病证多属痰饮、 胃胀、胃痞;辨病因总由中虚、气滞、水停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脘腹胀满、疼痛,饮食不化,腹部重坠,胃有振水声。一般认为,从胃下垂的症状表现来说,其应属“胃胀”、“胃痞”等病证的范畴。而于氏根据本病的主症,结合多数患者常有胃内液体潴留、排空迟缓、张力低下、胃有水击声的表现,独辟溪径,认为胃下垂当属中虚不运、饮停中焦的“痰饮”病。

  考《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水气病脉证病治》篇又云:“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从仲景原文的描述来看,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心下胀满、痞塞的感觉,而且还有胃有水击声、形体消瘦等症状,更符合胃下垂的临床实际。从中医学“痰饮”及胃胀、胃痞的概念去认识西医学的胃下垂,较之单纯以“胃胀”、“胃痞”立论则更为确切。因此,于氏强调,辨识胃下垂,关键要抓住“痰饮”二字。

  中医学认为,脾升胃降。脾气升清,才能使包括胃腑在内的内脏不至下垂。所以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举无力,即会发生胃下垂。由于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劳倦过度及久病虚弱脾胃虚损,均可致使中气不足、运化无力。而中气不足,一则水谷精微化生无源,肌失所养,脏气虚衰,筋脉弛缓不收,升举无力,形成胃腑下垂;二则气机阻滞,纳运失职,谷反为滞,水反为湿,导致脘腹胀满、痞塞,水停心下。

  总之,胃下垂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在于中气不足、升降无力,其标在于气机阻滞、湿滞痰饮。

  二、立治法贵在补中、行气、化饮;遣方药当选枳术、苓桂术甘

  胃下垂既以“中气不足,气滞、水停”立论,故以“补中益气助运、温阳行气化饮”为治疗原则。据此,于氏治疗胃下垂,选用苓桂术甘汤合枳术汤加味治之。

  处方:茯苓15g,桂枝10g,苍术30g,炙甘草10g,枳壳15g,黄芪30g,党参12g,柴胡10g,升麻6g,半夏10g,陈皮10g,香附10g,炒麦芽15g。

  方义:苓桂术甘汤是仲景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组成的治疗脾胃气虚、饮停中焦、清气不升、痰饮阻滞之“痰饮”病证的专方。枳术汤则是仲景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中满者,泻之于内”组成的治疗“气分病”心下痞塞、胀满、胃有振水声的专方。术、苓、草相配,健脾利水,苓、桂相伍,通阳利水;枳、术相合,健脾利湿、行气散结,现代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运动有兴奋和促进作用,可使胃肠平滑肌收缩,节律而有力。由于胃下垂的病本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故又加黄芪、党参、柴胡、升麻益气升提以治本。半夏、陈皮降气和胃、化饮止呕。香附理气和胃,使气行则水行。炒麦芽消积导滞。全方共奏补中益气、温阳化饮、升清降浊之功,故服后其效甚佳。

  常见加减:胃下垂的主症虽与中气不足,脾失健运,气滞中焦或水停中脘有关。但由于本病病程缠绵,兼证较多,证型错综复杂,往往是本虚标实或寒热夹杂。因此,于氏临床上也注意随证灵活加减。如兼畏寒、肢冷而脾胃阳虚者,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干姜10g,川椒10g温中、助阳、散寒;伴形瘦、口干、便结而脾胃阴虚者,加沙参12g,麦冬12g,石斛10g,枳实10g养阴,润燥,清热;有口苦、舌红、苔黄腻而湿郁化热者,加薏苡仁20g,黄连6g化湿、清热;属病程较长、气虚血瘀者,加川芎12g,莪术12g行气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