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们的长生不老药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7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服食因道教兴盛而风行一时,对整个社会阶层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道教认为,世间和非世间有某些药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长生不死。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道士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一套采集、制作和服食长生药的方术,即为服食。

  道教承袭神仙方术,不少道士皆修服食。入唐以后,道士除服草木药和金石单味药外,又多服金石烧炼而成的丹药。此风还普及于上层社会,不少皇帝如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和大臣杜伏威、李抱真、李虚中,以及许多文士都争相服食丹药。但多数丹药皆有毒,致使很多服食者中毒而死。唐以后,外丹术和服食外丹之风逐渐衰落,而服食草木药和单味金石药则继续流传。

  用作服食的草木药,据《抱朴子·仙药》篇记述,有五芝(其中之一为灵芝草)、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楮实、枸杞、天门冬、黄精、甘菊、松柏脂、松实、术、菖蒲、桂、胡麻、槐子、远志泽泻五味子等。其他书中还有人参甘草大枣杏仁桃仁、竹实、苁蓉、干姜覆盆子等。以上诸药大都可单服,又可复方配伍服食,如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服药论》列有“安和脏腑丸方”、“治润气液膏方”即为草木药复方。绝大多数为草木药之复方配方,药性大都平和,副作用较小。

  用于服食的金石药,常见的有丹砂、雄黄、雌黄、石硫黄、曾青、云母、慈石、戎盐、石英、钟乳石赤石脂、太乙禹余粮等。以上诸药有单服者。隋人京里(或作京黑)先生《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即载有丹砂、雄黄、石钟乳、石脂等单方的制法与服法,其中饵服丹砂二十一方,饵服雄黄十一方。

  此外,又有将诸金石药配伍服食者,如魏晋名士普遍服用的“五石散”,为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五种未经烧炼的石药合研而成的散剂。“五石散”服用以后,身体烦热,必须“寒衣、寒食、寒饮、寒卧、极寒益善”,故又名“寒食散”。传说“五石散”原为汉末名医张仲景所创,本是温燥之品,用于治疗大风之疾。但是魏晋名士认为五石散服用之后能提高身体机能,延年益寿,甚至羽化登仙,所以大多热衷于服石。实际上五石散的毒副作用甚大,于是导致许多人服石中毒,服石后大发燥热,轻则伤残,重则死亡。服石中毒情况比比皆是,成为这一时期医学史中一个特殊现象。

  道教服食最多的是若干石药经烧炼而成的丹药(金丹),又称外丹。外丹原称炼丹术,道教为避免其与内丹相混淆,改称外丹。这是以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制取“长生不死”仙丹(又称金丹、灵丹等)的一种实验方术。丹砂(即朱砂)和汞(即水银)是炼丹的重要原料。虽然“长生不死”的主观愿望未能实现,但在千余年的实践中,却积累了不少古化学知识。公元8世纪时,我国炼丹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近代化学的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