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中医》专栏带您走进中医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次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保健养生意识不断增强,对于中医知识的渴求水涨船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系统学习中医知识的愿望,在云南省中医管理局的指导下,在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信息化建设专委会、曲靖市中医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云南中医”微信平台《跟我学中医》专栏正式开通上线了!
今后,将由云南中医学院、曲靖市中医医院等单位的各位专家、教师、医师执笔组稿,为您免费提供系统学习和了解中医基础知识的机会和渠道。我们依托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师资团队、曲靖市中医医院专家团队、“云南中医”微信运营团队分别组建起专栏审稿团队、撰稿编辑团队、运营协调团队。由于我们各方面工作刚刚起步,水平有限,在未来的撰稿工作中,希望您能多提出宝贵意见。
在日常生活中,您一定感受过中医神奇的疗效,但是您也一定对“什么是中医?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差异?哪些药物不是西药而是中成药?中医说的阴虚、阳虚、风寒、风热是什么?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您也一定对中医养生、防病治病感兴趣。但是,每当你想要解决这些疑问,或者是想要学习中医养生保健的时候,却往往受阻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五脏六腑”、“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大量的中医术语,感到一头雾水。
我们在思考,如何宣传祖国医学,如何更好地和患者朋友交流,让其能听懂和了解中医的辨证诊断,让其在生活中能正确地施行中医养生保健,也是我们中医人感到需要亟待解决的。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老百姓对传统的中医术语越来越陌生,听不懂何谓“阴、阳、虚、实”,这对中医的宣传、传承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我们期望通过《跟我学中医》专栏,能够向公众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基础知识。为您了解中医、学习中医、用好中医提供便利。专栏将从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中医药文化知识、中医方药、中医经典开始,延伸到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知识讲解。力争让读者通过本专栏能更好地了解中医、认知中医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因为,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宝贵遗产,传承数千年,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既是中国古代科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数之不清的发明创造,许多古代科技曾在历史上灿烂一时,领先于世界,如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地理、历法、农学等等。可时至今日,面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洪流,中国古代科技不少学科都被西方科技取而代之,只有古老的中医学熔中国古代科技、中国传统文化于一炉,一枝独秀,服务民众,甚至走出国门,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若称之为国学,也当之无愧。
如果您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让您感受到中医药悠久的历史,让您徜徉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中医药文化花园中。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养生爱好者,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让您了解到真正的中医养生,给予您正确的养生指导,让您获得长寿健康。
如果您是一位病患朋友,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成为您的中医指南,让您在选择中医药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如果您是一位有心自学中医的朋友,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给您系统的学习指导,如果您能坚持不懈地阅读学习,本系列将带您步入中医之门。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药院校的在校学生,希望《跟我学中医》专栏能成为您温课的课外学堂,成为您的学习参考资料。
如果您是一位中医同仁,希望您能参与到中医药科普、中医药宣传的队伍中来,我们将一道携手为中医药的传承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您有意参与到中医药科普工作或有任何意见建议请来信联系我们,谢谢!
- 上一篇:中医从哪里来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