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产后频繁漏尿咋办?专家建议这样修复

时间:2024-10-16 16:15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生完孩子后简直太尴尬了,感觉自己跟水龙头一样,咳嗽、大笑、跑步等动作都会漏尿,天天都得用护垫……甚至不敢喝太多水,生怕稍一用劲就会漏尿,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很多宝妈们产后都有着这样的苦恼——当大笑、咳嗽、喷嚏、运动甚至抱孩子时,都会有漏尿现象,令人苦恼不已。今天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姜丽娟教授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产后漏尿以及盆底肌修复的问题,快搬好小板凳听讲啦~

  网友“芋头是土豆”提问:生完宝宝后,咳嗽、听到水声就会漏尿,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漏尿的尴尬中医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吗?

  姜丽娟教授答疑

  国际控尿协会将尿失禁定义为“主诉为任何非自主性的漏尿行为”,从90年代中期已成被列为世界五大慢性病之一。产后尿失禁主要是由于分娩时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韧带以及肌肉的过度扩张,而导致尿道组织松弛所引起的。

  产后尿失禁一般发生在产后一周左右,建议进行盆底肌运动以及腹肌的运动,配合中医的针灸理疗等。还可以口服黄芪、当归、白芍等中药补气益肾,同时产后要注意避免过早负重和使用腹压,比如用力解大便,会增加腹压,千万不要这样做。

  网友“半影”提问:骨盆修复到底有没有必要,真的是产后康复的最坑项目吗?

  姜丽娟教授答疑

  女性怀孕期间,盆底肌会不断拉伸以支撑胎儿成长,加上体内松弛素的分泌,使得盆底肌逐渐失去弹性,产生损伤,出现松弛。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及骨盆修复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产后调理工作。?

  网友“孙小葵”提问:市场上有很多康复机构,把骨盆修复作为重要的业务推广,而且收费非常高,什么样的骨盆修复才是科学的,要如何选择?

  姜丽娟教授答疑

  盆底康复的开展遵循“先评估,再治疗,无评估,不治疗”的原则,通过多种评估方式诊断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然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除了产后及时做盆底肌运动,建议产后42天到正规医院进行盆底筛查。如果出现漏尿、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道松弛,长短腿,腰疼等或是盆底肌力偏弱的情况,建议遵照医嘱在医院通过仪器进行修复。

  中医治疗产后漏尿、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有一定优势,通过补肾、健脾、养肝,能起到较好的疗效。如果有腰痛,长短腿的妈妈,可以试试中医推拿。

  网友“四季奶青”提问:生产完回不去的肚子,到底是什么原因?

  姜丽娟教授答疑

  生产完,几乎所有产妇都会出现“大肚子”,除了孕产期脂肪堆积、产后子宫未复旧等因素,产后腹直肌分离才是最大问题。这是因为怀孕后女性体内激素变化,使腹部结缔组织更有弹性、更松弛,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娩。随着胎儿逐渐生长,孕妇腹壁所承受压力相应变大,腹直肌间距增大,中央腹白线拉伸变薄,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表现为腹壁松弛膨隆,长期不能恢复,腰疼。由于腹直肌分离、腹白线变宽,腹白线上的脐孔处最为薄弱,所以脐孔常会隆起,外观上如同脐疝一般。

  网友“小枫”提问:产后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子宫恢复,怎样做才更有效率呢?

  姜丽娟教授答疑

  正常情况下,女性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即可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或者多次生产等情况时,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先位置,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这里要强调一点,部分女性产后往往没有意识到腹直肌分离的存在,而采用仰卧起坐等不正确的锻炼方法最终导致分离的进一步加重,所以,在开始修复训练之前,腹直肌分离的检查非常重要。

  产后盆底可以通过电击刺激等物理方法来治疗,但中医治疗同样有优势,中医通过健脾、养肝、补肾,能恢复肌肉、韧带和骨骼的力量。通过促进盆底血液循环,增强盆腔肌肉,刺激子宫血管平滑肌,改善子宫内膜血流,带动子宫韧带运动,从而帮助子宫复旧、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和子宫内膜血供,恢复盆底的功能。

  若您还有关于产后修复的问题想咨询姜丽娟教授,可在文末留言,也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在线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