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别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二十一篇

时间:2010-04-15 12:10发布人: 浏览: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
   
    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之下俞。
   
    少阳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泻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疒肙)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脏搏,言伏鼓也。二阴搏至,肾沉不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