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封刀接骨术治疗骨伤疾病
时间:2023-02-07 18:24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次
封刀接骨术是土家医治疗骨伤科疾病的一种方法,具简、便、廉、效、捷的特点,患者乐于接受。现将土家族民间封刀接骨术作一简介。?
一、封刀接骨术的源流?
封刀接骨术在土家族民间流传甚广,在历史上封刀接骨之术为水师的治病法宝,主治筋骨之疾。水师在施封刀接骨术时,先念咒“画水”,再以手法或手术施治,最后外敷土药,其疗效有口皆碑。近代,土家族地区辈出了一批封刀接骨术的传人,虽然他们大多作古,但其医技医德有人继承。如湘西骨科名医彭廉泉(1868~1952)有“断指再接、央师接殖、廉泉十指尽断而复殖”的高超接骨之术;还有被誉为“梧桐木接骨术”传人的罗秉周(1910~1969)接骨专家,是湘西大庸市人;有重庆市酉阳县骨医彭清明(1924~1984)和秀山县骨科名医李治民(1909~1990),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郑耀庭(1918~)被誉为清江河畔的一代骨科名医;湘西龙山县彭大善握有封刀接骨十二大法,治愈数千例骨伤患者。目前,在土家族民间掌握封刀接骨术的药匠是当地诊治骨伤科疾病的骨干力量。在诊治骨折、脱臼等骨伤科疾病时,他们也吸收了现代化的诊断方法,如X光片检查,但治法还是继先贤之术,既手术、固定、外敷、内服民族药,而内外兼治。
二、封刀接骨术方法简介
(一)诊法
在施封刀接骨术之前,药匠先问明病情,查看伤疾,听摸伤疾部位,确立诊断,尔后行接骨术治疗骨折或脱臼。主要诊法是:一摸:通过摸来检查有无骨折,关节是否脱臼。以手的感觉来细心体察患部,既要掌握常法,又要掌握临证变化、如骨全断,“动则辘辘有声”,粉碎性骨折,“动则淅淅之声”,多而杂乱,摸之“如握砂石”,通过摸诊来确立骨折的性质,病情的轻重,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或非粉碎性骨折等;二看:察看所伤病位有无红肿、瘀血,有无畸形,有无运动限制,还可望颜色,看病人失血情况等;三听:药匠们习惯用耳朵直接贴患处,用手轻摇患肢上下端或叩击患处下端,听其叩击传导声,声音清晰者无骨折,音重浊为骨折。
(二)复位基本手法
一.揉摸:药匠首先轻轻揉摸骨折处,使筋脉揉活,肌肌松驰,减少复位时的剧烈疼痛。
二.捏拉:骨折后,错位,药匠用力拉骨折上下端,使骨折两端对位,同时用手将骨折突起处轻轻捏平,使之复位。
三.摇拐:对关节脱臼患者,复位前先摇一摇,活动活动部位,然后药匠向内或向外用突然一拐的手法,使脱臼关节复位。?
四.抵崴:对骨折错位形成畸形的骨,药匠往往习用抵崴之法,在畸形骨痂形成处用力将其抵崴使其折断,重新复位。?
复位应做到:一次性安全性早期复位,即是局部肿胀严重,也能以手的灵感性使其复位。在固定方面,多主张用杉树皮或柳树板为夹板,可根据骨折病人年龄大小,患处的长短粗细,需要的软硬强度“依形制器”,制成大小适度,形态适宜的夹板,因杉树皮具有可塑性、韧性、弹性等优点,以此作夹板固定,即牢固可靠,防止移位,又不损伤肌肤,保证上下关节活动。?
三、内外兼治
严重的损伤,大都伴有全身症状。“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资,脏腑由之不知”,外治的同时要结合内治。?
外治常用的药物有:接骨木、三百棒、四两麻、大救架、八里麻、打不死,适用于骨折、脱榫、扭伤。其功效具有续筋接骨、祛瘀、消肿赶气、止痛,见肿消、铁灯苔加入长茎七叶绞股兰,其消炎止痛续骨的效果更为显著。?
内治,要辨证施治,对病人精心护理。先逐淤血,通经络,活血止痛,然后调理气血,补肝肾、强筋骨。恢复期,根据“劳则温之”的原则,以“温经通络壮骨”的药物内服,防治关节疼楚。?
四、功能锻炼
凡骨折病人经治疗一月后,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康复。其动作要由小变大,由慢变快,循序渐进。锻炼以不觉患处痛为宜,促进气血循环,加速祛瘀生新,促进骨痂形成,加速功能恢复。如下肢骨折病人,由于长期固定,致使关节强直,在内服草药的同时,指导病人在地下放一个竹筒或者是一个酒瓶,把患肢的脚放在上面前后碾滚,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达到活动下肢各关节的目的。
注:本文由土医专家田华咏撰写,原载《中国中医药报》1998年9月21日(民族医药专版)。
- 上一篇:湘西土家族医、苗医调查报告(摘要)
- 下一篇:浅谈土家医对走胎的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