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

您当前的位置: > 经典古籍 > 经典名著 > 伤寒杂病论 >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2)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则知大便不久必出。所以然者,以小便数少,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阳明证,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证,眼合色赤,不可攻之,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酒洗)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

  阳明病,脉实,虽汗出,而不恶热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者,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