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识

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科普 > 健康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风患者便秘?教您在家轻松解决

时间:2024-10-09 09:49 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往往伴随着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便秘就是中风后的一种主要胃肠道并发症,其患病率可高达60%,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若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便秘不仅可能加剧中风症状,还可能触发再次出血,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那么,如何预防中风患者发生便秘呢?今天就将为您支支招。

  便秘,你了解多少?

  便秘多为慢性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症状。一般来说,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长或排便时间长的情况;或者变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是排便不畅快的情况都称之为便秘。

  长期便秘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大便是帮助人体排出毒素垃圾的,如果便秘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壁长期被有害细菌刺激,可能会导致恶变。便秘还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太好,形成痔疮,严重的还会导致肠梗阻危及生命。

  出现中风后便秘的原因

  中风后发生便秘的根源很多,包括:

  1.长期卧床:昏迷、脑出血及脑病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不能自主活动,长时间卧床,引起气机郁滞不畅,通降失常,导致胃肠功能减退,从而引起便秘。

  2.饮食影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健康之道。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职,引起便秘。中风患者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导致食欲减退;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食减少;危重昏迷患者不能进食。均易造成胃肠功能减退,进食后易引起便秘。

  3.心理因素:患病后自理能力差,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变化。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和,引起肝脾失调,气机郁滞,使肠胃消化、传导功能失常,引起便秘。

  4.生活习惯改变: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排便环境、方式及习惯改变,心理负担较重,排便依附他人,会有羞耻感和种种顾虑,而抑制排便,造成便秘。

  5.体质因素:患者多年老体弱、久病,致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或因用脱水药物、利尿药太过,致肠道干枯,均可导致排便困难造成便秘。

  便秘的预防

  1.饮食建议:尽量摄入高纤维素

  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4.13-34.59克,中风患者应多吃高纤维素的饮食,新鲜蔬菜如新鲜芹菜、洋葱、青笋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粗粮如荞麦面。

  同时,要摄入充足的液体,鼓励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因为水分可增加肠内容物容积,刺激胃肠蠕动,并能使大便软化。

  2.习惯培养:最好每日定时排便

  培养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早餐后是最佳排便时间。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结肠活动较为活跃,同时早餐后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肠蠕动,容易产生便意。

  排便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看书报、听广播、思考或做其他事情;取舒适的排便体位,病情许可采用蹲位或坐位,利用座厕椅排便有益于增加腹压。

  3.穴位按摩

  平躺在床上,用右手掌轻按,从右下腹部开始按照“上→左→下”的顺时针方向按摩。力度应均匀、和缓、有力,以患者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操作前应排空膀胱。在便前或每日早、中、晚固定时间进行,可使气血运行畅通,帮助大便排出。饭后30分钟内禁止此项操作。

  同时,可以按摩腹结穴和天枢穴,改善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电功能,增加胃肠蠕动。

  按摩腹结穴:腹结穴对称位于脐左右两侧4寸,再朝下1.3寸。用两手拇指指腹部压同侧腹结穴后稍加大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顺时针点揉1分钟,2-3次/天。

  按摩天枢穴:天枢穴对称分布于肚脐左右两侧2寸处。用双手的食、中指指腹分别按压同侧天枢穴,每次1分钟,每天2-3次最佳。

  4.提肛运动

  收紧肛门周围的肌肉,然后缓慢放松,反复做提肛动作。无论坐、立,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提肛运动需要循序渐进,如第1天可以收肛10次,第2天15次,第3天增加到20次……一段时间后,可以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这样可以避免肌肉由于运动过度而酸痛。

  此外,穴位按摩可配合提肛运动来加强肠道蠕动,可以在促进肛管直肠环收缩的情况下,逐渐在大脑皮质区产生控制排大便的兴奋性,进而改善局部神经功能以防治便秘。

  5.被动运动

  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运动障碍的患者,每日被动运动身体,以加强大肠蠕动,预防便秘发生。

  操作者让患者平躺在床上,屈膝使腹区舒展,操作者双手交叠在脐部右边3横指处到脐下3横指处,使腹部下沉1-2cm,然后徐缓地轻度按摩。可在每日早餐30分钟之后操作,5-10分钟/次,结束后解大便。

  6.心理疗法

  目前饮食因素对便秘的影响正在下降,而精神心理因素和便秘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要学会自我调节,合理放松自己,疏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放松。

  预防调护总结

  1.注意饮食的调理,合理膳食,饮食以清淡为主。

  2.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

  3.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

  4.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