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国医大师张震》

湿热证之机理与临床诊疗经验分享

  本文为《走近国医大师张震》专栏第1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广泛存在于一些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如在肠伤寒、菌痢、传染性肝炎等特异性感染病,或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妇科炎症等一般感染,以及消化功能紊乱、湿疹等非感染性疾病中,均有可能见到。若按“有此证则立此法,选此方用此药”的原则,给予清热祛湿等方剂进行治疗,确能解决不少问题。因此,深一步探索湿热证之基本理论与诊疗规律,有实际意义。现据笔者历年来之临床体验,结合部分有关文献作如下探讨。

  一、湿热概念的形成

  湿热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当时人们虽把筋肉拘痿的原因之一归咎于湿热,指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伤寒论》在讨论发黄的治疗问题时也提到“身黄如桔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等。其后,历代均有所发展。如金元时期刘河间、张子和都认为妇女白带是“湿热为患”。《兰室秘藏庄》还注意到湿热引起的阴道流血,指出“湿热下迫,经漏不止”。到了明代,湿热概念已获得广泛应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共列举了112项疾病,其中涉及湿热的便有32种,占总数的28.5%。《医宗必读》论治痢法则说“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清代《张氏医通》谓黄疸“始病形神未槁者,尚有湿热可攻”。《时病论》从季节性流行病学的角度对湿热的临床表现作过描述,并把它和湿温病正式区别开来,谓“考湿热见症,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

  要给湿热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目前还有困难,因为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还不清楚。所以只好暂时笼统地说:湿热证是一个既有较普遍的的临床意义,而又有一定特异性的常见病证。所谓普遍意义,是说它较广泛地存在于一些疾病过程中。而特异性,则指临床上具有一组较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如假渴、脘闷、苔腻、脉濡等作为诊断依据;同时,在治疗方法上也有一定的特点。

  二、湿热证之成因

  构成湿热证之因素,约有湿郁酿热,外邪入侵,饮食不节等三个方面。

  1.湿郁酿热:此为内因,常居主导地位,是构成湿热病变的基础。常见者为脾运不健,加以体内素有郁热,或真阴亏耗,阳气偏旺等。脾不健运者水湿往往易于停滞,这是生湿之源,湿郁日久则可酿热,如《女科易知录》云“任脉积湿,湿盛生热”。而阴虚阳旺等,亦为产热之因。这些因素,常促使湿邪与热邪互相纠结而致病,是形成湿热证的主要原因。

  2.外邪入侵:自然界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如长夏初秋,雨水充沛,暑热下迫,地气上腾,湿热交蒸,人处其中,湿与热邪每易兼感,这是外因。如《医宗必读》云“夫痢起夏秋,湿蒸热郁,本乎天也”。然而湿热之邪进犯人体,未必悉从肤表侵入,自口鼻而入者也不在少数。再如生冷瓜果等经口摄入,直趋中道,也足以使脾运欠旺而里有郁热者罹病。所以前人云“湿热之邪,始虽外受,而终归脾胃也”。实际上内因与外因本难截然分开,故治疗时不可忽视充分调动和调整机体自身运化能力,和抗病机能。

  3.饮食不节:如嗜酒成癖,恣啖辛辣,膏粱厚味,过食肥甘滋腻之物亦可助湿生热,或令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终成湿热。

  一般而言,凡属“杂病”范畴之湿热证,多由内因或饮食不节等酿成;而属于“时病”之类者,则常是外因侵袭的结果。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