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临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医临床 > 疾病临床 >

一招针药并举,轻松赶走“抑郁”(2)

  2、病案举例

  齐某,女,50岁,2009年5月8日初诊。

  主 诉:情绪低落2年余。

  既往史:2年前诊断为抑郁症。刻下症:情绪低落,月经不畅,腰痛,寐差,口苦,唇紫,舌有瘀点,苔白厚,脉涩。

  中医诊断:郁证,肝气郁结兼血瘀。

  西医诊断:抑郁症。

  治 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中药处方:醋柴胡12g ,法半夏10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赤芍10g,白芍10g,川楝子10g, 香附10g , 川芎12g ,当归10g ,生大黄6g ,瓜络6g, 菖蒲10g ,生龙齿50g ,血竭3g(分冲)。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针刺取穴:膻中、四神聪、本神、神庭、神门、三阴交、血海、内关、太冲 。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针药并用1个月后患者情绪低落及失眠明显好转,自觉咽中堵。前方去川芎、生大黄、生龙齿,加厚朴6g,苏子10g,苏梗10g,桔梗10g。针刺加气海、天突、丰隆。针药并用10天后自觉咽中堵症状消失,身体无明显不适,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按语

  郁病由精神因素所引起,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是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根据郁病的临床表现及其以情志内伤为致病原因的特点,主要见于西医学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另外,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景岳全书·抑郁症》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初病而气结为气滞者,宜顺宜开。久病而损及中气者,宜修宜补。然以情病者非情不解。”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正如《医方论·越鞠丸》方解中说:“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之何有?”本病例辨证为血行郁滞型,治疗除了疏肝理气,安神化痰,还要活血化瘀。中药在经验方的基础上加了川芎、当归、生大黄、血竭,因患者失眠较重加了生龙齿50g ,重镇安神。针灸除了基础穴以外还加了三阴交、血海,活血化瘀。

  【本文摘自《北京针灸名家丛书:知针知药谷世喆》(王朝阳等主编)。来源于中医出版(微信号zhongyichuban)。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