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统血的理论基础认知及病理表现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56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一、理论渊源

  中医认为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能摄血”。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循行,防止血液逸出脉外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可见,这种具有统摄血液作用的“气”就是“脉外”的“卫气”。从营卫二气的产生来看,二者均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气能摄血”的作用与脾胃密切相关,尤其是脾气。“脾主统血”即指脾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逸出脉外的功能。“统”,有统摄、控制之义。《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正是此义。

  二、生理基础

  脾主统血的关键在于脾气充足,气足则能摄血。而脾气充足必须以脾主运化之功能为前提。沈目南《金匮要略注》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在正常情况下,脾气健旺,统血功能正常,则血液循行于血脉之中而不外逸。若脾气虚衰,不能化生气血,气虚不足以摄血,血液就会逸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月经崩漏等,统称为“脾不统血”。

  三、病理表现

  临床上的出血证分为虚、实两类,“脾不统血”属于虚证,其它如火邪、湿热等病因导致的出血多为实证。由于脾气主升以及脾主肌肉之故,临床上脾不统血多表现为人体下部出血(便血、尿血、月经崩漏)、肌衄(皮肤紫癜)。此外,此类出血证血色多偏淡,病程相对较长,例如月经颜色淡红、淋漓不尽。治疗脾不统血证常用补气摄血的方法,代表方剂如“归脾汤”。

  四、典型案例

  王某,女,21岁。月经淋漓20余日未净,经色偏淡,经量时多时少,活动后经量增多,安静休息则减少,神疲乏力,四肢懈怠,腰膝酸软,脉弱,舌质淡嫩齿痕明显。中医辨证为:漏下(脾不统血证)。治疗以健脾益气、养血止漏为主。处方以补中益气汤加续断桑寄生、炒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萸肉。服二剂,漏下停止。继用人参归脾丸口服,早晚各服1丸,调理半月而安。

  某女,23岁。皮下紫癜反复发作,时隐时现,皮下出血点颜色淡紫或淡黄,患者面色㿠白,容易疲劳,食少气弱,脉濡,舌质淡苔白。辨证为:肌衄(脾不统血证)。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法,口服人参归脾丸(大蜜丸)十盒,早晚各服2丸。十盒服尽,皮下紫癜未再复发。

作者简介

  柳亚平:出生于1979年,医学博士。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内经选读”“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教学。先后2次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研协作项目,进行雷丰、傅山、武之望、喻昌等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近年来作为副主编参编《脉诀汇辨校释》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