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病早退!典型病例看皮肤疾患中的饮食宜忌
时间:2024-10-28 13:58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次
饮食宜忌,常称为“忌口”,是指各类不同人群(体质)的人,不论是健康(亚健康),还是在病中以及后恢复期,在饮食上宜吃什么,不宜吃什么,它是为了防止病情恶化和避免因为摄入某些食物导致身体发生不良作用的一种措施。
祖国医学很重视饮食宜忌,其在临床上确有现实意义。《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益则益体,害则成疾。”说明饮食宜忌对疾病的发生和痊愈极为重要。下面就从典型的病例治疗中谈一谈饮食宜忌的重要性!
典型病例
李某(化名),临沧凤庆县人,初诊时颈及面部水肿性红斑伴瘙痒1年余。
现病史:正值入秋,患者脖颈及面部水肿性红斑伴瘙痒,易干燥,偶有鳞屑,自觉鼻窍干燥,大便秘,小便黄,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
辨证分型:肺燥伤津;
治法:清肺润燥,凉血解毒;
方药:桑菊饮合温清饮加减,具体组成如下:
桑叶15g、菊花30g、金银花20g、连翘30g、荆芥15g、防风20g、生地30g、通草10g、竹叶10g、甘草梢/甘草9g、川芎15g、赤芍30g、当归20g、白鲜皮30g、黄连10g、黄芩12g、黄柏10g、栀子12g。
治疗效果:患者口服一周后,颈面部皮损消退。但期间吃“干锅肥肠”“云南特色酸辣鸡脚”先后引起皮损复发,进而造成病情反复。经过方药的调理后,患者病情终于稳定,偶尔吃些自己喜欢的食物也未发作。
中药方义分析
理论依据:肺为华盖,位居上焦,《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中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羽者,羽毛也,漂浮也。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是指治疗上焦病用药要像羽毛那样漂浮,如不采用这种清轻上浮的治疗,就不会宣散透邪。
诊治思路:患者脖颈及面部皮疹,而全身其他部位没有类似症状,且鼻窍干燥,符合“肺为华盖,位居上焦”,肺开窍于鼻;患者大便干结,不易解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进一步提示肺的功能失常;正值入秋之时,肺为娇脏,易被燥邪侵袭;同时风为阳邪,善行数变,易袭阳位,患者主要集中于头面部。中药的处方组合正是符合以上考虑,最终治疗效果比较显着。
总结体悟
疾病犹如“野火”,药物就是“及时雨”,治疗疾病的过程常出现反复的情况,在扑灭大火的同时,要注意死灰复燃的可能,控制住个人的饮食至关重要。
皮肤疾患的治疗,尤其要注意饮食宜忌。皮肤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窗口,皮损的部位往往提示脏腑功能的改变。虽然“食色性也”,但在皮肤疾患的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管住嘴。俗话说“病从口入”,其实也在告诉我们疾病的反复往往是“饮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