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痈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方中金银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善清血分之热结;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散痈疮,气血同清,三焦同治之功。
王敏主任常用此对方治疗带下病。在临床上,带下之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若性生活不当或湿热毒邪感染即发为本病。老师认为此病证属脾虚,湿热下注者居多,故主以完带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以健脾利湿,解毒止带。一般宜两次月经期间服药,守法守方,配合情志疗法,注意卫生,效果均满意。举一例典型病例以资佐证。
杨某,女,38岁,已婚,楚雄市苍岭镇人。
初诊:2012年6月20日。白带量多,外阴瘙痒半年余。
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外阴瘙痒,以夜间为甚;腰骶酸痛,口苦咽干,神疲倦怠,小便短赤。
检查:外阴皮肤潮湿发红,阴道通畅,分泌物较多,色黄,有异味;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双附件区轻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白带化验:未见霉菌、滴虫,清洁度VI度。
中医诊断:带下病(脾虚、湿热下注)。
西医诊断:阴道炎。
治则: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潞党参25g、柴胡15g、山药15g、炒荆芥15g、白术15g、败酱草18g、车前子15g、薏苡仁18g、白芍15g、炒苍术15g、绿豆18g、金银花12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5g、甘草10g。
3剂。
疗程疗效:每次月经周期排卵期过后,用上药服3剂,坚持治疗2个月,诸症皆除。
三、六味地黄丸合滋肾通关散: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固涩精气;山药益肾补脾,固涩止遗;泽泻利湿泄浊;丹皮清泄虚热;茯苓淡渗脾湿;三阴并补,三补三泻,共奏滋补肝肾之功。
滋肾通关散出自《兰室秘藏》
组成:知母、黄柏、肉桂。
功用: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主治:下焦有热的小便不利。方中黄柏清泻下焦火热;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肉桂温经通脉,引火下行,共奏滋阴泻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