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几针,胃痉挛的痛苦立缓

时间:2023-01-23 00:00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本文为《跟我学针灸》专栏第33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

  小编导读 :

  胃痉挛,即胃部肌肉抽搐,是胃呈现的一种强烈收缩状态,临床较为常见。胃痉挛发作时,患者多疼痛难忍,想要快速缓解其症状,针灸之法不可少。找准穴位扎几针,缓解痛苦展欢颜,具体操作方法见下文。

  胃痉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常为脘腹部持续或断续剧烈疼痛,疼痛明显者拒按,伴嗳腐胀满,或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痛势缓者可伴有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大便稀薄等症。

  【治疗】

  方一

  1.取穴

  主穴为中脘、内关、足三里。属实热者加梁丘、曲池;虚寒者加阴陵泉、公孙。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2.操作方法

  中脘直刺1.5~3寸,徐徐提插刮针手法;足三里、阴陵泉(向阳陵泉方向进针)均针1.5~3寸,提插捻转手法,要求针感放射到足部;梁丘直刺1.5寸,提插捻转手法,针感放射到髋或腹部;内关直刺0.5~1寸,捻转提插手法,针感可上行至肩或胸前;公孙向涌泉方向刺1~1.5寸,曲池直刺1~1.5寸,余穴亦用提插捻转手法。持续行针至疼痛消失后,再间歇行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虚寒型,中脘加艾灸30~60分钟;实热型,可刺腘窝和肘窝浅静脉出血。

  方二

  1.取穴

  足三里、阴陵泉。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2.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医者双手同时拿揉患者双侧穴位,拇指对应阴陵泉,其余四肢按揉足三里部位,操作时务必使患者有酸胀沉重感,捏拿3~5分钟,胃痛即可消失或减轻。此法为指针疗法,一般用于轻症或怵针者,多1次而愈。

  按语

  胃痉挛属中医“胃脘痛”范畴,针灸治疗立竿见影,效果显著。编者观察到,针灸治疗该病止痛作用取远端穴位优于局部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现代医学证实针刺足三里穴,可有效解除贲门、胃及幽门痉挛;梁丘为胃经郗穴,有传导经气,调理内腑的功能。实验研究证实,针刺梁丘穴可减缓胃蠕动。胃肌电图观察,急性胃脘痛患者在针刺止痛的同时,胃电图有相应改善。这说明针灸疏通经络,调达气机,缓急止痛等作用是有客观生理病理基础的。

  项目名称:《跟我学针灸》  

  实施主体:玉溪市中医医院

  编审:景明、王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