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基础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中药 > 中药方剂 > 方剂基础 >

方剂学发展简史

   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随着有意识地利用药物,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因而产生了方剂。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醤、八珍之齐”等内容。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減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加以应用。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浸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究。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臌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由此不难看出,方剂的产生,其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复方的出现,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

资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