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的应用——指导治疗

时间:2023-01-22 00:00发布人:赵春艳 浏览:

  本文为《跟我学中医》专栏第25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五行学说不但可以指导疾病诊断,而且也能指导疾病的治疗。中医历史上很多名医都擅长运用五行学说诊疗疾病,例如清代的傅青主、陈士铎等医家的著作中示范了运用五行学说分析病机、遣方用药的诸多方法。《黄帝内经》中运用五行学说指导疾病治疗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饮食宜忌

  《内经》认为饮食五味与五脏相对应,不同性味的食物会影响其相应的脏腑功能。在生理上,五脏对饮食五味有选择性的喜恶特性。《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素问·五藏生成》说:“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例如,脾气虚的病人,喜欢吃甜食;肝阴不足的人,喜欢吃酸味的食物。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也要选择对病变脏腑有宜的药物和饮食。《灵枢·五味》说:“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同时,五脏病变也有相应的饮食禁忌。《灵枢·五味》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二、五行学说指导治疗用药

  在药物治疗方面,五行学说对药物性味选择、药物归经理论、疾病治法理论等皆有指导意义。《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说明某脏有病,可依据其脏气虚实、五行生克制化理论,选择相应性味的药物达到补泻之目的。此外,根据五行相生理论,虚则补其母,临床常用到培土生金、滋水涵木、金水相生等治疗法则;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则可确立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壮水制火等治疗法则。

  三、五行学说指导精神情志疗法

  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体现,不同的情志有其相应的脏腑精气作为生理基础。例如,怒是肝所主的情志活动、喜由心所主、思由脾所主、悲忧为肺所主、恐由肾所主。根据五行理论,情志活动之间也存在生克关系。临床上,当某种情志活动过于激烈或过于持久而成为疾病时,可以利用情志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治疗其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例如,小说《儒林外史》中胡屠户通过恐吓的方法治愈范进中举后的喜极发狂症,就属于“恐胜喜”的情志相胜疗法。

  四、五行学说指导针刺疗法

  五行学说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五腧穴理论。十二经脉中每条经脉均有各自的五腧穴,分为井、荥、俞、经、合五类穴位。五腧穴有特定的五行属性,但阴经、阳经五腧穴的五行属性略有差别。依据五行生克理论,临床医家发明了母子补泻法和子午流注法等针刺疗法。

作者简介

  柳亚平:医学博士。云南中医学院副教授,从事“内经选读”“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教学。先后2次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研协作项目,进行雷丰、傅山、武之望、喻昌等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近年来作为副主编参编《脉诀汇辨校释》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